“水哥”王昱珩:考试交白卷,60天逆袭考上清华,中日比赛打瞌睡

2015年2月,《最强大脑》第二季,一位选手站在舞台,霸气十足地扔下一句话:“我今天站在这里,就是来秒杀你们的。”

“水哥”王昱珩:考试交白卷,60天逆袭考上清华,中日比赛打瞌睡

文章插图

这个男人就是被称为“鬼才之眼”的清华学霸王昱珩。
这个王昱珩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被称作“鬼才之眼”,到底拥有什么样的魔力才能被冠以“神”的头衔?
如果不是那场羽毛球引发的意外,王昱珩本应出现在《最强大脑》第一季。
当时王昱珩在一次运动中,被羽毛球击中,他的右眼无法聚焦,左眼视力也下降至0.4。医生最后给出的诊断结果是急性青光眼,这意味着他随时都可能失明,结果错失了第一季的录制。
到了第二季,当节目组再次登门邀请时,王昱珩眼睛的情况并未好转。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个废人”,他带着那只黄绿色的亚马逊鹦鹉一路向南,登上了《最强大脑》的舞台。

“水哥”王昱珩:考试交白卷,60天逆袭考上清华,中日比赛打瞌睡

文章插图

初出茅庐的他,在舞台的首秀就技惊四座。
节目组给出的挑战是“微观辨水”,要求选手规定时间内,在520杯同质无色的水中找出了特定的那一杯。
王昱珩用仅剩1/3视力的眼睛,以一秒四杯的扫描速度,成功找出那一杯水,甚至还补充了细节:“这杯水旋转了15度,中间经过了两三个人的手。”

“水哥”王昱珩:考试交白卷,60天逆袭考上清华,中日比赛打瞌睡

文章插图

“我的毛发战栗起来。”在场的嘉宾这样说道。
挑战成功,震惊全场,王昱珩自此一战成名。
之后他在《最强大脑》上所向披靡,被赋予了“鬼才之眼”的称号。
在中日对抗赛中,王昱珩两次放弃赛前观察,秒杀日本选手,凭借实力再度封神。
第一场中日对抗赛,王昱珩挑战的项目是“扇面之谜”。参赛选手需要从200把极为相似的折扇中,通过合起的扇子折痕来找到相应的扇面。而他的对手原口证,是能将圆周率背到10万位的记忆天才。
“我放弃观察。”当王昱珩淡定地讲出这句话时,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包括他的对手。
随后他泰然自若地回到座位打起了瞌睡。另一边,日本选手原口证拿着放大镜,争分夺秒地观察着整面墙上的扇子。
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王昱珩迅速找到了3把扇子,而原口证只找对1把。
大获全胜后,王昱珩说了句暗藏玄机的话:
“水哥”王昱珩:考试交白卷,60天逆袭考上清华,中日比赛打瞌睡】“我觉得这个数量,对我来讲是比较少的。如果这是30万把扇子的话,可能更适合我。”——当时节目在南京录制,而这里的30万,指代的是当年南京大屠杀中所有遇难者。
第二次中日对抗赛“唇唇欲动”项目中,选手需要先观察31位女生的嘴唇,然后在732张唇卡中找出其中4位女生的唇印。
面对日本排名前三的记忆选手青木健,王昱珩这次又放弃了观察。
这个项目的难度在于,人的嘴唇形态并非是固定的,唇印会随着按压力度、张口形状等发生一定的改变,与观察到的形态会产生偏差。
王昱珩剑走偏锋,在看过被评委选中的4位女生的嘴唇之后,他纯靠想象力从732个唇卡中推理出了对应唇印。

“水哥”王昱珩:考试交白卷,60天逆袭考上清华,中日比赛打瞌睡

文章插图

最后的结果依然惊人。青木健用时39分54秒91只找对三个,而王昱珩以9分4秒07的速度全部找对,完虐日本选手。
北大教授魏坤琳称王昱珩是节目中唯一的天才,王昱珩却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能够练就“火眼金睛”,与他儿时的经历密不可分。

“水哥”王昱珩:考试交白卷,60天逆袭考上清华,中日比赛打瞌睡

文章插图

从小时候起,王昱珩就是父母眼中“玩物丧志”的典型。
当年他家住的老楼上有个大平台,王昱珩就在那搭了个鸡窝,又偷偷在床底下养了各种小动物,甚至拿妈妈的丝袜去捞鱼虫,在爸爸的鞋子里养蚂蚁。
为此,他没少挨打:“我们家基本能断的东西都在我身上断过,但我也没有练成金刚不坏之身。”
他曾养死过一条鱼,并认为鱼之所以会死是因为自己没有一直看着它。于是,他整晚一眼不合地盯着鱼缸,到后来一眼就能看出哪只鱼怀孕。
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盯着一面墙和一条地缝也让王昱珩感到乐趣无穷,这让他练就了超乎常人的观察力。
“天才”这个词,王昱珩从小听到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