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让动物回交是否会违背伦理道德?动物之间会自发回交吗?( 二 )


因此在蜂王性成熟 , 飞出巢穴去寻找雄蜂进行交尾时 , 都会飞得比较远 , 而不是直接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交配 。 最少都在离蜂巢2公里的位置寻找雄蜂 , 有些飞得更远的蜂王能达到13公里以上 。
这种奇怪的行为引起了生物学家的注意 , 经过探究它们发现这是蜂群在多年的自然选择之下 , 自动达成的认知 , 是有意在回避近亲繁殖也就是回交行为 。
并且预测在之前有过蜂王与近亲雄蜂进行交尾之后 , 无法产下工蜂(雌蜂)的情况 , 因为雄蜂是不具备采集能力的 , 所以一旦蜂王丧失生育雌蜂的能力 , 整个蜂群就会走向灭亡 。
对此科学家还给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结论 , 如果有其他蜂巢的工蜂迷失方向 , 飞错了蜂群 , 会被立即围攻致死 。 但是如果雄蜂误入则会被接受 , 看来蜂群繁衍当中也比较认可“上门女婿”这种方式 。
除此之外如老虎、狮子这一类大型哺乳动物也是在有意回避回交 , 确保种族的基因遗传 。 比如说老虎 , 老虎作为一种独居动物 , 不论是雌虎还是雄虎都有自己的固有领地 , 比如说我国的东北虎 , 活动范围之广可以达到几百公里 。 它们在交配完之后 , 雌虎会回到原来的领地独自诞下虎崽 , 在它成年之后将其赶走 , 寻找新的领地 , 这种一家三口各据一方的情况 , 正是在有意地回避近亲繁殖 。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 虽然在动物界没有像人类世界有专门的道德法律进行约束 , 但是在多年的自然进化当中 , 动物们已经具备了自动规避回交行为的意识 , 可能是之前出现过回交繁殖导致种群灭绝 , 大部分动物对于回交都是敬而远之的 , 完全不会主动与后代发生交配行为 。
回交的优点
科学家们作为研究领域的带头者 , 又怎么会没有了解到这一点呢?但是他们指出 , 做这种决定实在是迫于无奈 , 回交应用于野生种繁殖当中 , 是帮助濒危动物进行繁殖的唯一方法 。
比如说平岛塔象龟 , 这种龟也叫作邓肯岛巨龟或者鞍背巨龟 , 目前已经灭绝 。 雄性象龟的长度大约有97.8厘米 , 是世界上最大的龟类 。 它主要吃草 , 像树叶、仙人掌之类的都属于它的饮食 , 在没有食物的时候 , 也能生存一年半左右 。
科学家们发现了它将要灭绝的事实 , 但是发现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 那时世界上就只剩下一只平岛塔象龟 , 独一无二的它显然没有了繁殖后代的可能性 。
这只龟被取名为乔治 , 人们将它带回去圈养了起来 , 为了帮助它繁殖 , 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回交的方式 。 简而言之就是使它先与其他品种的象龟发生交配 , 因为乔治是一只公象龟 , 其它母象龟在和它交配之后会产下后代 , 再让这一后代与它进行交配 。 按照亲属关系来说 , 科学家们希望能利用乔治和它女儿交配的回交方式 , 延续这一品种 。
因为前文中我们有提到 , 在不断地回交当中 , 相同的基因会产生相交 , 也会变得越来越像 。 但是很遗憾 , 虽然科学家们给乔治找了两个伴侣 , 它们也诞下了龟蛋 , 可是由于生殖隔离和基因的原因 , 这些龟蛋无法被孵化 。
所以最终 , 乔治也没能进行回交繁殖 , 平岛象龟还是灭绝了 。
我国也有在物种中进行回交的实验 , 比如说利用野生盘羊和巴什拜羊进行回交培育 。 经过回交之后的二代羔羊瘦肉性与子一代巴什拜羊比较 , 要高得多 , 可以以此来培养瘦肉性绵羊 。
回交二代的净重增加15% , 脂臀重量减少85.3% , 腰部及大腿肌层各增厚了0.5cm , 而腰部与背部脂肪层各减薄了1.5和1cm , 总脂肪含量减少53.84% 。
由此看出这类回交杂种的培育还是比较有用的 , 有利于改良脂肪型肉羊的品种 。
近亲繁殖的缺陷
本来人在最初不了解基因的时候 , 也会有近亲繁殖的结合 , 最为出名的就是王室了 , 为了确保王室血脉的正统和维护王权 , 帝王一般都会娶自己的表妹甚至是侄女之类的 , 然后与之诞下后代 。
人类这种对于权力病态的控制欲正是惨剧的开始 , 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基因一般遗传母亲 , 一半遗传父亲 , 如果说若父母一方基因存在着缺陷 , 只要另一方基因正常 , 这个后代大概率还是健康的 。
但是近亲就代表着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 他们的基因当中假如有缺陷 , 这个缺陷都可能是同一种 , 在这种情况之下生出的孩子有极大的可能性遗传到这一缺陷 。
所以王室里的那些孩子 , 许多出生就先天不良 , 在如此锦衣玉食的喂养之下 , 也活不到成年 , 这些病秧子们正是近亲繁殖诞下的产物 。 因此这种“回交”的行为不仅没能巩固王权 , 保证血统 , 反而会使得王族后代变得越来越虚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