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现国宝级植物!曾在1.8亿年前和恐龙共存,堪称“活化石”



云南发现国宝级植物!曾在1.8亿年前和恐龙共存,堪称“活化石”

文章图片

云南发现国宝级植物!曾在1.8亿年前和恐龙共存,堪称“活化石”

文章图片

云南发现国宝级植物!曾在1.8亿年前和恐龙共存,堪称“活化石”

文章图片

云南发现国宝级植物!曾在1.8亿年前和恐龙共存,堪称“活化石”


近日 , 在云南保山的一片山林里 , 科研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群国宝级植物——桫椤 , 而且大约有200多株 , 生长情况都非常良好 。
根据周围村民的讲述 , 从小这些桫椤树就长在这里 , 当地人并不知道它们是一种古老的珍稀物种 , 也不清楚它的价值 , 但是却都没有对它们进行破坏 , 这些桫椤群才得以保留下来 , 成为了“活化石” 。
那么 , 究竟什么是桫椤呢?
它们是一种高大的蕨类植物 , 这一次在我国云南保山发现的桫椤群中 , 最大的一颗桫椤树高达14米 , 也是桫椤树中更为罕见的 。
除了我国之外 , 桫椤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分布 , 这是因为早在远古时期 , 它们曾经遍布地球 , 是一种在地球上数量极多的植物 。
现如今 , 地球上的主要植物类型 , 都是被子植物 , 然而被子植物的出现 , 却仅有1亿多年的历史 , 而桫椤作为一种蕨类植物 , 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 从时间上来看 , 大约3亿年前 , 桫椤就已经出现了 。
而且它们还经历了至少2次的地球生物大灭绝 , 并且存活至今 , 不得不说 , 这种古老的植物 , 真的是地球现存最具有价值的植物之一了 。
通过化石研究发现 , 大约1.8亿年之前 , 桫椤在地球上是最为繁茂的时候 , 当时恐龙也开始崛起 , 所以 , 桫椤曾经是一种和恐龙共存的植物 , 甚至有可能曾经一度为食草恐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
一直到后来被子植物出现之后 , 桫椤等蕨类植物才开始渐渐变少 , 发展到今天 , 桫椤也是地球上现存的 , 为数不多的古老蕨类植物之一 , 如果不加以保护 , 未来它们也是有着灭绝风险的 。
桫椤在我国哪些地方分布?
在我国境内 , 桫椤主要分布在福建、云南、广东、海南、贵州、江西、香港、广西、四川、深圳、台湾等地区 , 它们是一种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植物 , 对于温度和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 , 因此 , 在上亿年的地球演化过程中 , 也因为气候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 , 导致桫椤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 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少 。
此外 , 在过去桫椤也曾经被人类大规模砍伐 , 这也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 。 拿这一次云南保山的桫椤群来说 , 当地人虽然不认识 , 但是却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砍伐 , 而是让它们完整生长于附近的山林之中 , 这片桫椤群才得以被保留下来 。
如果自古以来 , 当地居民就有砍伐桫椤树的习惯 , 那么 , 这一次恐怕也是无法在当地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桫椤群 , 甚至有可能它们早已经灭绝了 。
桫椤在我国是保护物种吗?
答案是肯定的 , 桫椤是我国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大家千万不要对它们动什么“歪脑筋” , 在2019年的时候 , 云南就曾经有人盗挖桫椤走私售卖 , 被发现之后 , 也是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
那么 , 桫椤究竟有哪些价值呢?首先就是科研价值 , 作为一种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 桫椤在地球上有着数亿年的演化史 , 通过对它们的研究 , 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远古时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 从而为梳理地球生命的完整演化史 , 提供相关的帮助 。
【云南发现国宝级植物!曾在1.8亿年前和恐龙共存,堪称“活化石”】其次 , 桫椤也是一种极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 在被子植物崛起之后 , 蕨类植物本身生存就受到威胁 , 在自然竞争中不具有优势 , 因此 , 大量的蕨类植物都被被子植物淘汰了 , 而我们却仍然可以穿越上亿年的时光 , 观赏到桫椤 , 这也让桫椤成为了自然界中难得的“艺术品” , 说它是国宝一点都不为过 。
说起来 , 我国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 ,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 , 在云南 , 很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未知物种 , 它们藏身于人迹罕至的地方 , 从而一直都不曾被我们发现 , 就好像是这一次云南保山的桫椤群 , 就是一个意外发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