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家庭“小卫士”,小米室外摄像机带来安心、便捷体验( 二 )


其次就是摄像机的的底座和摄像机机身是通过一根不锈钢的“支柱”相连接的 , 采用不锈钢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容易生锈 , 大大延长了摄像机的使用寿命 。 除此之外这根“支柱”十分灵活 , 可以对不同的方向进行了调节 。
说起这个室内机 , 不得不说它的设计颇具特色 ,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 , 你会误以为它是一款路由器 。 这个室内机的作用挺大的 , 除了协助摄像机联网 , 还能本地、云端储存视频等等 。 室内机同样采用了优质的ABS材质 , 正前方有有一颗状态灯 。
室内机的后面则是一些丰富的接口 , 例如有线网口、USB接口、SD卡槽、Type-C电源口、重置口 。 不得不说的是这款摄像机支持我前面提到的本地视频储存功能 , 通过USB接口可以插入U盘等移动储存设备 , 另外插SD卡也能很方便的存储 。 除了这些外 , 摄像机还支持云储存 , 可以说储存的方式多种多样 。 另外 , 室内机的后面设置了两条长长的防滑垫 , 可以有效防止桌面和设备之间的磨损 。
初次使用设备时 , 我们要进行了配网和绑定等操作 , 依次绑定室内机和摄像机后 , 配网成功后就能使用摄像机了 。 并且使用米家APP进行绑定等操作时都有详细的步骤提示 , 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 可以说十分的简单 , 另外连接WIFI使用时仅仅是支持2.4G WIFI频段 , 毕竟使用2.4G频段更加的稳定 , 连接的距离更广 。
进入摄像机的APP控制界面后 , 整体而言十分简洁 , 在上面我们可以实时查看摄像机侦测的画面 , 尤其是可以清清楚楚的了解到画面的异常画面记录、有人经过等等 。 除了这些外 , 上面还有截图、语音通话、录像、变声通话等等 , 可以说功能十分丰富 , 基本满足了我们日常看家的需求 。
产品的安装十分方便 , 首先将定位贴贴入选定的位置 , 然后使用电钻打孔 , 放入塑料胀栓 , 最后安装底座、将摄像机扣上去就大功告成 , 如果家里没有电钻的话可以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协助操作一下 。
不得不说小米室外摄像机(电池版)显示的画面十分清晰 , 在200W像素和1080P分辨率的加持下 , 配合小米的WDR 宽动态技术可以极大的还原画面真实的饱和度、色彩等等 。 除此之外这款摄像头在晚上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 这得益于采用了一颗红外传感器 , 再结合这项技术和小米对画面噪点、清晰度等等的优化、7米的夜视监测 , 无论是白天使用还是晚上使用 , 在画面质感和清晰度方面可谓是引领行业潮流 。
另外 , 这款摄像头还支持130度广角的视野 , 捕捉的画面可谓是十分的宽广 , 尤其是在大院等类似的场景中使用 。 这样的优势使得我看到的画面内容更加的详细 , 尤其是针对一些死角区域等等 。 不得不说作为一款家庭安防产品 , 侦测功能可以说是家庭摄像机最重要的一项功能 , 小米室外摄像机(电池版)在此基础上支持人形检测功能 , 当人从摄像头下经过时 , 摄像机会进行录制 , 这样的好处就是防止一些“不速之客”的进入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24小时持续录制 , 省电还省内存 , 能够对家里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
不得不提的是这款摄像头的语音通话实在是太好用了 , 当思念家里的亲人时 , 通过摄像机语音通话功能 , 可以说那种场景十分的温馨 。 并且遇到紧急情况可使用变声功能 , 可对可疑陌生人起到一些震慑作用 , 非常适合家里有小孩老人的朋友使用 , 在这款摄像机的“陪伴”下 , 不仅家人之间的亲情得到增长 , 并且使得家里变得更加安全 , 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
其次小米室外摄像机(电池版)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块5700毫安的大电池 , 相对传统的有线供电室外摄像机而言 , 小米的这款有了大电池的加持 , 日常使用十分方便 , 节省搭线的麻烦 , 这样可以防止线绊倒小孩、老鼠等动物撕咬线等等 。 并且可以个性化的根据自家情况来调节摄像机 , 例如灵敏度、报警间隔等等 , 可以说十分的人性化和智能 , 充分发挥这块大电池的优势 。
可以说这款小米室外摄像机(电池版)真正的将家庭安全做到极致 , 它拥有200W高清摄像头+130度广角视野 , 侦测的范围更大 , 配合小米的WDR 宽动态技术可以提供一个超清晰的画面 。 大电池的优势使得这款摄像机脱颖而出 , 即使放在距离“插口”远的门口上部、车库、大院等等都是十分方便 , 并且它的续航可以达到90天 , 根本不用为摄像机的续航担忧 。 在一些特色功能上 , 这款摄像机支持双向语音、变声语音、防盗特性、多种视频储存方式、IP65级超强防水防尘 。 更值得一说的是这款摄像机的颜值也是高 , 放到哪里都十分应景 , 小巧简约的设计配合强大的安防能力使得这款摄像机表现的尤为亮眼 , 在300的价位上 , 小米的这款室外摄像机可以说优势十分明显 , 非常值得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