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城里套路深 , 我要回农村 。
在城里生活的人 , 很多人都买过“天价”零食 , 不仅价格高得离谱 , 还不好吃 。
比如切糕、天津大麻花和水果捞 , 只要出手购买 , 少则几十块 , 多则几百块 , 不买还不给走 。
但偏偏有人不信邪 , 依然大胆地去购买“天价小吃” , 体验一下被坑的感觉 。
在河北唐山 , 一名女子被路边的切糕(栗子糕)吸引 , 想买半斤来尝一尝 。 女子再三和老板说只要半斤 , 结果大爷一刀下去变成1.5斤 , 女子直呼下次不敢买了 。
网友忍不住调侃一刀马云流泪 , 两刀建林下跪 , 女子真土豪 , 竟敢去买切糕 。
天价小吃有2个共同的特点 , 一是按两卖 , 二是不能退 。
现在市面上的“天价小吃” , 水果捞2.5元一两 , 换算过来是25元一斤 , 如果按照后者标价 , 许多顾客望而却步
切糕也是如此 。
在河北唐山 , 女子去吃饭的路上 , 看到有卖切糕的小摊 , 便打算买半斤解解馋 。
女子再三强调 , 等下要去吃饭 , 只要一小条 , 半斤这样 。
大爷一点也不着急 , 问她从哪里切?按照女子的指示 , 大爷一刀切了下去 , 看似很小块的切糕 , 竟然有1.5斤重 。
30元一斤的栗子糕 , 大爷一出手就是1.5斤 , 女子本来只想花个十几块解解馋 , 现在却不得不付款46元 。
切多少买多少 , 是卖切糕的“潜规则” , 女子要求切这么多 , 只能含泪付款 。
至于为什么不能切半斤 , 大爷的回答是:刀切不了那么准 。
大爷的回答是真是假 , 我们不得而知 , 但女孩却害怕了 , 直言下次不敢轻易买切糕了 。 大爷刀稍微偏一点 , 可能要大几百元 。
网友们不理解的是 , 明知道切糕贵 , 销售多是套路 , 为什么依然有人买?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嘴馋 。
随着网络的视频的传播 , 已经很少人买天津大麻花了 , 因为大麻花不仅贵 , 还不好吃 。
切糕和水果捞却不一样 , 从外观上看 , 切糕和水果捞很诱人 。 尤其是切糕 , 鲜艳的栗子色 , 加上五颜六色的配料 , 让人看了直流口水 , 没吃过的总想尝一尝 。
另一个原因是 , 大家总觉得自己聪明不会被坑 。 问清楚价格 , 告诉老板买多少斤 , 不至于被坑 。
现实是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消费者逃不过商家的套路 。
切糕也不是不能买 , 主要看商贩怎么卖 。
切糕的套路很老套 , 指哪里切哪里 , 价格也公开 , 关键是:切糕“重称” 。
价格已经没有套路了 , 坑人的地方在于“切多少”?买切糕的老板 , 切多少 ,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 多一点少一点 , 全凭他把握 。
【河北女子想买半斤切糕,大爷一刀下去变46元,“下次不敢买了”】所以 , 看到卖切糕的 , 现场要多少 , 切多少的 , 尽量别去买 。
在一些景区门口 , 切糕多是按份来卖 。 5-10元一份切糕 , 商家已经切好 , 并且用盒子装好或者用木棍弄成雪糕一样 。
这样明码标价的切糕 , 很受游客的欢迎 , 也不担心被坑 , 反而卖得更快 。
大家更想知道的是 , 切多了能不能不买?不想被强买强卖 。
“不买不给走” , 这已经是以前的销售方式了 。 现在是 , 不想买便不买 , 没人可以强买强卖 。
实在被拉着不给走 , 大不了报警解决 , 甚至可以投诉到城管、工商局 , 随便找个理由 , 小贩和商家都不敢“强人所难” 。
在湖南长沙 , 就有顾客因为“水果捞”太贵拒绝付款 , 商家也不敢强制要求他买单 。
因为 , 店员加的酸奶 , 没有明确的加多少ml , 顾客觉得这是“暗箱操作” 。
说实话 , 切糕真不好吃 。
推荐阅读
- 面包车撞坏劳斯莱斯,车头写着3个字,吓退劳斯莱斯车主
- 2017年三辆豪车带老人小孩云南旅游,引起警方怀疑,多人被判死刑
- 传奇打金:2021年搬砖手游排行榜前五名,情怀不变,冰雪在现
- 开奥迪送外卖是何许人也,车主表示生活太枯燥,网友:现实包租公
- 救护车排队过路口被撞,迈巴赫车主不认责,还称自己在让公交车
- 新娘怕没有豪车会被闺蜜看不起,要新郎买豪车给她,不买就不结婚
- 保定街头一代驾开豪车出事故,这得白干多少单
- 收费员变成抢劫犯?多名豪车女司机反应不过来:真以为他是收费的
- 2016年南京秦淮一桩单身男偷看女士洗澡引发的荒唐闹剧
- 弟弟为救姐姐冒死捐献骨髓,手术失败后反把姐夫告上法庭索赔9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