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期很多爱好天文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哈勃望远镜因故障已经进入了安全模式的消息 , 哈勃作为一款已经服役30多年的太空望远镜 , 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惊喜的发现 , 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 , 已经不能天文学家的需求 。 很多学者认为 , 哈勃由于设备陈旧 , 即将进入老年期 , 它的科研地位不久就会被性能强大的詹姆斯·韦伯所取代 。
当然 , 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哈勃望、詹姆斯·韦伯外 , 还有很多性能超强的望远镜 , 如我国的“天眼” , “天眼”是一款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 。 射电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相比 , 它优势在于 , 它看到的是不可见光的景象 , 换句话说 , 就是射电望远镜可以让我们看到原本肉眼看不到的宇宙景象 。 我国的“天眼”口径达500米 , 已经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 其灵敏度极高 。
单从外观来看 , 我国的“天眼”和美国的“阿雷西博”都形似一口“锅” , 也同为射电望远镜 , 其接收信号的原理是 , 只要宇宙深处的有无线电信号传到望远镜 , 望远镜就会通过反射“接收机”将信号收集起来 。 越远信号接受起来越困难 , 所以在射电望远镜出现之前 , 我们用普通光学望远镜是没法接收到超远信号 。 所以射电望远镜口径越大 , 能够捕捉更多的宇宙信号 。 可惜的是 , 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不久前因为故障灯坍塌 , 目前全球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只有我国“天眼” 。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500米口径究竟有多大 。 根据官方数据 , 天眼的反射面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 再加上其高灵敏度 , 它可以看到130多亿光年外的宇宙 , 这样的观测距离 , 意味着用它可以看到宇宙的“边缘” ,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大尺度、高精度、高动态测量控制与安全评估技术 , 实现了提供反射面高精度位置信息和全天候、高精度、大尺度高采样率的馈源支撑动态测量 。 我国科学家认为 , “天眼”覆盖天顶角是“阿雷西博”的两倍 , 并且可以进行二级调整 , 能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定位 。 “天眼”的性能之强令人惊叹 。
自2020年1月11日完成调试正式工作以来 , 已经取得了很多科学成果 , 它发现了大量脉冲新星和类地行星 。 在试运行阶段就在1300光年外星域中发现一颗类地行星 , 随后找到PSR J1859-0131和PSR J1931-01两颗类地行星 。
《自然》杂志论文曾指出 , “天眼”曾在47天内重复接收到来自于距离地球约30亿光年外的神秘电波信号1652次 。 这一神秘的电波 , 让很多天文爱好者和科学家发出猜测 , 是否有30亿光年外的外星文明在想与我们地球人主动建立联系 。
国外天文学家希望我国再造5个天眼 。 由于“天眼”观测到的景象有别于普通光学望远镜 , 其图像的直观度性不是很高 , 需要专业的天文学家才能看懂 , 在互联网上所流传的宇宙照片依然是光学望远镜所采集的 。 所以很多天文爱好者认为建造昂贵的射电望远镜必要性还有待商榷 。 天文学家则认为高性能的射电望远镜对天文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还是拿“天眼”为例 , 它曾观测到宇宙中快速射电暴的爆发源是来自致密天体磁层 , 并且属于物理过程 。 这个观测结果直接否定了一批国际学者关于快速射电暴来自粒子冲撞的理论 , 直接终结一场学术争论 。 所以有国外天文学家表示 , 希望我国能多造天眼以满足天文研究需求 。
【中国“天眼”是否应该更多一点】对此 , 中科院武向平院士对于我国即将启动建设5台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表示担忧 。 用如此多的“天眼”组成“天眼”列 , 确实为找到外星文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 同时也会将地球暴露给外星生命 , 是否还将地球人置于被动境地能?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