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猎手”管轶:不要太早宣布胜利,人类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影响



“病毒猎手”管轶:不要太早宣布胜利,人类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影响

文章图片

“病毒猎手”管轶:不要太早宣布胜利,人类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影响

文章图片

“病毒猎手”管轶:不要太早宣布胜利,人类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影响



2021年的10月19日
《问答神州》团队前往广东汕头
与香港大学讲座教授管轶相约问答
视 点 聚 焦
严关把守!还出现无法摸清来源的病例?
“如果说要以清零为目标 , 我估计我们没有机会了 , 因为这个病毒已经长住下来了 。 像甲型流感病毒是一样 , 不管人类高兴与否 , 都会长期在我们人类中流行 。 我在武汉的时候就发现 , 这个病毒已经完全适应人类 , 英文讲 Fully adapted in human 。
新冠的出现与消失 , 是否存在季节性规律 , 有“季”可循?
“请记得这次叫‘新冠病毒’ , 是‘新’的 。 我们人类没有知识、没有经验 , 都要靠时间去积累 , 靠科学家慢慢研究 。 不要有太多的预测 , 特别我这张‘乌鸦嘴’不能乱预测 , 一预测就出事 。 ”
关键词
重开国门、民众免疫屏障
根据美国白宫消息:2021年11月8日开始 , 只要外国游客能够出示完全新冠疫苗接种证明 , 以及核酸阴性检测报告 , 就可进入美国 , 无须隔离 。
【“病毒猎手”管轶:不要太早宣布胜利,人类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影响】2021下半年 , 欧美 , 澳洲等多国相继推出“疫苗护照”、“疫苗证书” , 中国将在何时具备何种条件重开国门?当前中国民众的免疫屏障建立得怎么样了?
NEWS
管轶:美国是11月8日就可以开放 , 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问题 , 全世界人民都碰到一样的问题:我打了疫苗 , 我安全吗?我的回答就是 , 你打什么疫苗了?打了多久了?抗体情况如何?
所以现在在这里呼吁一下 , 我们不要动不动就全员检测核酸 , 我觉得检测抗体比较重要 , 这可以让每个人都了解一下自己的免疫状态 。
大家都不会否认的一个事实是 , 在过去一年多全世界损失的大概五百万人里面 , 绝大多数是老人 。 包括我在内 , 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会得它 。 人类免疫力会伴随年龄增长而老化 , 新冠病毒会让全球人类的平均寿命缩短 。
所以我们现在不要纠结:新冠病毒到底怎么来的、要追责谁 , 我们现在要齐心协力地把眼睛投向将来 , 怎样跟这个病毒继续搏斗 。 对于这个病毒 , 请不要太早地宣布胜利 , 你远远低估了这个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
关键词
全球意识、监测系统、拉网式
1952年 , 世卫组织建立全球流感监测网络 , 各国的流感参比实验室 , 在世卫组织的统一协调和管理下 , 收集本国的流感毒株和流行监测信息 , 并及时递交给世卫组织 。
管轶是世卫组织流感疫苗株选定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 如今他也在思考 , 能否模仿流感的监测网络 , 建立起类似的新冠病毒的监测网络系统 。
吴小莉:您曾说过 , 我们一定要一个长期保护的计划 , 那么这个长期、完善的计划是什么?
管轶:实际上就像流感一样 。 1957年世卫组织在欧洲建立了一个联网实验室 , 形成了对流感病毒的长期监测 , 后来就扩展到全世界不同的地方 。 我们在香港的实验室就是其中的一个参比实验室 。
有了这个系统以后 , 大家都来盯着这个病毒 , 看它每一天怎么变化 , 就可以预测病毒向哪方面变 , 这样我们在设计下一代疫苗时可以减少错配率 。 如果说 , 出现的是A病毒 , 你准备的疫苗是B病毒的疫苗 , 那么就不匹配 , 这就要多死很多人 。
吴小莉:科学家们对于新冠病毒的变异认识是不一致的 , 如果科学家都不能够达成共识 , 怎么能选择一个有共识的选择株?
管轶:这就是问题 。 实际上一个更坏的消息是 , 所有的冠状病毒怎样分亚型、怎样测定抗原 , 这个系统在全世界从来没有建立过 。 新冠病毒的命名一直变来变去 , 一开始用小数点记录 , 然后用Alpha、Beta、Gamma、Delte......为什么病毒的名字天天在变?因为这个系统还不成熟 。 什么时候可以认定为是一个主要变异株、什么时候是一个次要变异株、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换疫苗了?即使是科学家之间的交流 , 大家都没达成共识 。
现在 , 因为全球政治压倒一切 , 没有给我们全球的科学家坐下来开会的时间来讨论这个问题 。 一定要专业的人 , 组成最强部队来严密监控、拉网式地监控世界各地病毒的变异 , 和新病毒的出现、新变异株的出现 。 要利用超算建立模型 , 来计算病毒的变化轨迹 , 把我们测量它高度的尺子做出来 , 然后我们才算有了工具来评断 , 才能系统性地对付它 , 而不是单打独斗 , 整个地球要全部团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