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三 )


文章插图
对此,包贝尔是怎么做的呢?
他拐来拐去,最终居然打起了感情牌。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不是我冷血,只是这一招,大家怎么还没腻歪?
而除了这点不算批评的批评以外,现场基本就成了夸夸群。
无论制片人、演员,还是大众组、专业组,基本上都在对包贝尔鼓励和赞赏。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不是说不能夸,但捧成这样,有没必要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包贝尔拍出了一部旷世神作呢。
结果显而易见,在这场PK中,包贝尔胜出,获得了所有制片人的青睐。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在周六播出的第一期下中,PK双方是梁龙和毕志飞。
梁龙带来的作品是《疯狂的外星人》。
黑白片,比较有实验性,也比较自我,表现的是一种情绪,刚播几分钟就因为按下离席键的观众太多而停播了。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这个片子,直接导致大众观影组和专业鉴影组撕了起来。
专业鉴影组说看到了异类、孤独、悲伤,大众观影组直接回怼:你们就是故作高深!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这其实,就是专业人士在解读影视作品时与大众间的一种隔膜。
品味的差异来自于审美训练,专业人士有着一整套自洽的美学体系、逻辑体系和语言系统,这并没有什么。
但与此同时,如果专业人士总是抱着一种俯视、启蒙大众的姿态,那么大众会接受吗?什么,你在教我做事?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梁龙的片子,我会和梁龙的说法一样,没看完整原片,不予置评。
相比之下,毕志飞也比较“胆肥”,他直接搞了一部《新小城之春》。
要知道《小城之春》可是百年百大华语电影之首。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不开玩笑说,为了这片毕志飞还真挺受委屈,哪怕他的《逐梦演艺圈》烂出天际,我都与他共情了。
选演员时没人跟他,要走位演员有意见,到了PK现场,连一个参与的演员都没来。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整体来说,《新小城之春》对于他来说已经很有进步。
片子呈现出的状态很稳,但手法和故事内核则完全没啥新意。最要命的是,片子把《小城之春》改成了一个现代版的托妻故事,这价值观的保守程度,你敢信?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刚开始时,还是有一些人对毕志飞进行鼓励的,但紧接着,专业鉴影组和李诚儒开始对他轮番轰炸,越解释越错,越错越被狠批。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到了最后,制片人里,郝蕾和陈祉希为梁龙亮了牌,而他则无人问津,你说惨不惨?
上下期看下来,《导演请指教》还是有着非常高“可看”性的。
一方面,它制造了一个互怼闭环的场域。
制片人、导演、大众观影组、专业鉴影组,以及以李诚儒为代表的演员,他们之间,随意抽取两个都可以就一个作品,一个观点开撕。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比如,对包贝尔的作品,制片人的点评都集中在情感上,这让专业鉴影组的孟中不解,为什么评价标准不统一,有时只谈感情方面,有时又谈论技术。
接着,他为相国强鸣不平,表示我敢保证电影学院毕业的,技术方面不会成问题。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没想到,郝蕾直接来了句:
不是说哪个学校的他就一定技术好,从专业学校毕业了,拍得很烂的,改了行的多得是。

2.2分烂片之导,洗白了

文章插图
就这火药味,你说看着爽不爽?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中窥见中国影视产业上下游各种有趣现象。
这里面首先是有一些学院派的尴尬,他们的理论和技术都不成问题,但往往过于自命不凡,既不愿做商业片,也尚未拍出优秀的艺术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