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细菌的太空因素主要有三种 , 分别是太空辐射、太空微重力和太空高真空 。 首先从太空辐射来说 , 我们都知道宇航员穿着厚厚的宇航服很多时候就是为了防御太空辐射 , 在太空中有银河宇宙射线、太阳粒子流等高强度辐射 。
这种辐射可能会使细菌死亡或者变异 , 微生物可能会发生染色体畸变、DNA断裂等情况 。 所以纸尿裤当中的细菌经历了这么久的太空辐射 , 可能早已发生了变异 , 想到科幻电影《异型》当中的场景不经惊了一身冷汗 , 很难说那些垃圾袋当中现在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 。
太空微重力的影响是基于辐射之下的 , 在这种情况下细菌中的DNA自我修复功能会有所下降 。 而真空环境对细菌的影响则更加明显 , 在真空的环境当中 , 细胞会脱水 , 脱水率高达40% , 在这种脱水环境下基因会发生突变 。
有研究发现太空真空导致枯草杆菌孢子发生了DNA损伤 , 其分子机制是 DNA旋转酶亚基A编码基因gyrA12的第84位密码子变异 。
所以假如可以取回这些纸尿裤进行详细研究 , 观察这些细菌在月球的40多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对于微生物学的研究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 也便于我们了解太空环境 , 除此之外这些细菌的变化状况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地球生命的溯源 。
结语
截止目前 , 距离上一次载人登月的活动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 虽然NASA宣称要将这96袋纸尿裤找回研究 , 但是很难说它们是不是早已在宇宙的高强度辐射之下分解了 。 而且微生物的多样性 , 和在太空当中的变化对人类而言都属于全新的未知领域 , 如果这些细菌真的在月球上发生了变异 , 是否对人类有危害还是需要考究 。
【NASA要找回月球上的96袋纸尿裤?半世纪后,成“野生实验室”】这些细菌的变化和野生实验室的说法 , 使得不少人以此类比地球 , 指出说不定地球上的生物也是外星人多年之前丢下来的“纸尿裤”演化所得 , 这种脑洞大开的说法确实很有意思 , 不过还是过于草率了 , 毕竟基因和生物的进化还是非常复杂的 , 漫长的38亿年进化史不应该因为一条“纸尿裤”就被妄下定论 。
推荐阅读
- 关于鹦鹉螺的知识,造型可爱的‘活化石’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