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文章图片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文章图片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文章图片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文章图片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文章图片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文章图片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文章图片

一头鲸的死亡,成全一整套深海生态



在仙侠剧中 , 经常会出现寿与天齐的狠角色 , 动不动就生于天地初开之际 , 然后不老不死活到剧终 。 稍有科学常识就知道 , 死亡虽然残忍 , 但是却通过基因传给幼崽 , 提高种群的成活率 , 让其更好地“活着”适应环境 。
当鲸鱼在海洋中死去 , 尸体最终会沉入海底 , 生物学家赋予这个过程一个好听的名字——鲸落(Whale Fall) 。 一只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 , 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 ,这是鲸鱼留给大海最后的温柔 。
据说 , 鲸落过程既残忍又悲壮 , 当一只鲸鱼预感到自己快死亡时 , 它会悄悄寻觅一片深海 , 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降临 。 等到气息消绝 , 鲸鱼的尸体便会自动坠落至漆黑的深海 。
鲸落分四个阶段:
移动清道夫阶段(mobile-scavenger stage):在海底或深海区域(2000米或更深) , 这时会出现一些食腐生物 , 像是盲鳗、睡鲨和端足目动物等 , 蜂拥而至聚集在鲸尸的周围吞食它身上的皮肤、脂肪、肌肉 。 它们每天可以吃40至60公斤 , 依据鲸体型的大小 , 这个过程整个维持在4~24个月 。 等到它身上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 , 这群嗅着味道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散去 。
机会主义者阶段(enrichment opportunist stage):当大型食腐动物吃饱喝足离去后 , 轮到小型无脊椎动物享用鲸尸 , 20多种体型较小的甲壳类小型生物马上在残余鲸尸上安家落户 , 美滋滋地一边生活 , 一边啃食鲸尸上软组织 。
化能自养阶段(sulphophilic stage):到这一步 , 鲸落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 等甲壳类生物离开后 , 深海生态系统开始发挥它的独特“魅力” 。 大量的食腐蠕虫和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 , 分解鲸骨中丰富的脂类 , 产生硫化氢的富硫环境 , 从而为一些细菌提供能量来源 。 鲸骨中的脂肪含量相对丰富 , 约占体重4~6% , 而且由于脂类分解十分缓慢 , 大型鲸的鲸落能在海底供养各色深海生物 , 长达十几年甚至数百年直到鲸骨中的有机质被消耗殆尽 。 那些从未获得太阳能量滋养的深海生物 , 得以将鲸落作为跳板 , 一步步进化直到跨越大洋 。
礁岩阶段(Reef stage):
当鲸落的有机物质都被消耗殆尽后 , 鲸骨矿物遗骸就会变成礁岩 , 变成海底生物的栖息地 。 早在1998年时 , 就有夏威夷大学研究人员发现 , 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 , 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来生存 , 甚至也有可能产出新物种 。
海底绝非是我们认为的一马平川 , 而且海洋是分层的 , 表层虽然有光 , 但营养匮乏;深层营养丰富 , 但光线无法到达 。 海底如果凸起 , 就可以形成一个阻挡上升流的高墙 , 使得深海的营养盐被带到海洋表层 。 在光照的作用下 , 浮游植物就可以利用营养盐进行生长 , 渔业资源就丰富 。 所以海洋的海山区域是聚集着众多顶级捕食者 , 一条几十吨重的鲸鱼尸体的到来 , 就意味着从天而降了一份饱含能量、营养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综合生态大礼包 。 中国科学家2020年也正是南海中部海山位置 , 第一次发现鲸落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