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现代物理学中 , 地位崇高的《广义相对论》自发表之初 , 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讨 , 虽然大部分人十分相信其中的理论 , 但某些科学家依然对其中的细节抱有怀疑 。 直至今日 , 我们依然试图证明它的对与错 。
在《广义相对论》中 , 对于黑洞有着结论般的话术:某些大质量的恒星在死亡后会塌陷成一个奇点 , 这个点体积无限大却质量无限小 , 能做到让周围区域发生极度的扭曲 , 连光都无法逃离——这就是黑洞 。
虽然大多数人对此十分认同 , 可毕竟只是理论 , 我们也从没见过这是否是真实的 。 但一项为期26年的观测活动为该理论提供了明确的证据 , 甚至还证明了恒星运动的影响与该理论的关联性 。 这也是人类关于黑洞的第一次“对视”:亲眼目睹了一颗恒星与黑洞擦身而过 , 并且这颗恒星所表现的运动轨迹 , 也完全符合广义相对论 。 时过境迁 , 经过了100多年后 , 该理论的“神预言”再也不会被人们所质疑了 , 也突显出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才是真正的道理 。
我们都知道 , 银河系的中心存在着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 与其说银河系正在不停旋转 , 不如说我们所有天体都在围绕这颗巨大的黑洞运转 , 也正是这颗黑洞造就了银河系 。 科学家发现:有一颗距离地球2.6万光年的恒星在向人马座A前进 , 它的最终目标 , 就是这颗同样处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黑洞 。 这一现象最初被欧洲的天文学家发现 , 随后他们用了26年才得出相关结果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相对论》错了?】
从地球看向这个黑洞 , 它显得十分平静 , 但他们也恰好观察到了这个超大黑洞吞噬天体的全过程 。 这个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400万倍左右 , 是一个大质量黑洞 , 这样大的质量也意味着它的引力场更加强大 , 黑洞对于距离它太近的天体从来不“手下留情” , 这颗黑洞也不例外 。 为了更好地观测和了解黑洞 , 这26年以来 , 天文学家一直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的望远镜观察着银河系的中心 , 想要看它们会上演怎样一出“好戏” 。
这些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发现:这颗恒星的轨道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所在位置非常接近 , 再加上这颗恒星本身也十分巨大 , 在它们二者相争的过程中 , 每隔16年就会出现一次极端的引力影响 , 甚至研究人员还为它们调遣了专门的仪器 , 并将视线只对准它们 。
期盼总能带来好的结果 , 在2018年5月 , 天文学家终于亲眼看到了这颗恒星接近黑洞的情景:它的飞行速度很快 , 根据计算出的结果显示 , 当时这颗恒星的运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2000万公里 。 而那颗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恒星产生的引力场直接影响了恒星的原本路线 , 所计算出的引力扭曲效应结果也与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基本符合 。 正是这件事 , 才完美证明了该理论是正确的 。 但为了捕捉这一场景 , 科学家辛苦了26年 , 但为了寻求真理 , 也相信这些科学家的内心一定十分情愿 。
即使广义相对论是对的 , 但我们依然不能抛弃怀疑的眼光 , 目前的理论不代表可以拿到未来使用 。 希望大家明白:理论是无法揭开宇宙真相的 , 但实践却可以 。
推荐阅读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星爆图像,恒星正在形成?
- 美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旋臂已发生“断裂”,银河系是否正在解体?
- 银河系中的顶级文明,会不会就是我们人类文明?
- 一个神秘物体,既不像超新星又不像脉冲星:它是什么?
- 除了黑洞还有白洞?爱因斯坦:白洞是黑洞的反演,能穿梭时间
- “黑洞很黑,我想去点亮”
- 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 美国碰瓷也没用!中国成功问鼎世界第一后,太空又传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