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自2021年3月31日起 , 有“中国天眼”之称的FAST面向全球开放 , 各国科学家均可提出申请 , 经审核后可使用FAST开展观测和研究 。 2020年12月 , 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接收设备平台坠落 , 砸毁了反射镜 , 难以继续工作 。 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重建之前 , FAST成为全球唯一可执行太空观测任务的超级“天眼” 。
那么 , 射电望远镜具有哪些功能?在人类探索太空方面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与地外文明沟通的首个渠道
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报道 , 射电望远镜被称为望向宇宙深处的“天眼” 。 它配备收集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电波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机 , 以及信息记录、处理和显示系统 。 它能够接收和分析来自遥远天体的电波 , 测量电波的强度、频谱等 。 它能发现高能量天体和高能辐射现象 , 定向观测黑洞、中子星等 , 还能探测到光学望远镜看不到的许多星体 。
20世纪60年代 , 国际天文学界获得了4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 。 这4项发现都借助了射电望远镜 。
射电望远镜的一个重要用途是探索太空 , 搜寻地外文明 。 哪个国家先接触地外文明 , 哪个国家就可能先接触外星的先进技术 , 并对这些技术实施“逆向研发” 。 从理论上说 , 地球文明与地外文明之间可以通过电波信号进行交流和联络 。 射电望远镜有望探测到微弱的外星电波信号 , 可能成为地球文明与地外文明沟通联系的首个渠道 。
(二)为星际旅行寻找参照点
据日本《大人之科学》杂志报道 , 发现更多的脉冲星 , 是射电望远镜的一个重要功能 。 2016年9月 , 中国FAST开启试运行 , 仅用两年时间就发现了59颗脉冲星 。 人类发现脉冲星的难度很大 , 需要极为先进的观测技术 。 射电望远镜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这么多脉冲星 , 足见其观测能力之强 。
脉冲星具备位置、能量相对稳定的特点 , 因此可以作为星际定位的参照点 。 人类的星际旅行少不了要利用这种天体 。 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 , 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 。 从脉冲星中遴选出信号稳定的星体 , 可以应用于星际导航 。 所以 , 各国利用射电望远镜发现的脉冲星是多多益善的 。
《大人之科学》指出 , 射电望远镜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收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并进行分析 , 这对探索宇宙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 报道形象地把原始宇宙描述成一个鸡蛋 , 它在微波炉里被加热 , 在瞬间炸裂 , 物质喷射的速度极快 , 并发出嘭的声响 , 声波向四周传递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微波炉中的温度降低 , 鸡蛋爆裂产生的声波也越来越弱——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传播速度达到光速 。 在宇宙大爆炸初期 , 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的爆炸中心产生的辐射 , 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到地球 。 辐射产生的地点离地球越远 , 强度就越小 。 这就好比远处的喇叭声听上去不及塞在耳朵里的耳机声 。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到达地球的时间 , 会随着距离的延长而增加 。
试想一下 , 如果某一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从距地球140亿光年的地方发射出来的 , 那么这一轮辐射就要经过14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 宇宙诞生至今有146亿年 。 也就是说 , 射电望远镜探测到的这一辐射 , 是宇宙诞生6亿年的时候产生的 , 通过它可以获取并分析宇宙诞生初期的信息 。
【中国天眼——与地外文明沟通、星际旅行的参照点】
推荐阅读
- 一个神秘物体,既不像超新星又不像脉冲星:它是什么?
- ?人类需要用新颖的通信方法、工具和技术来搜索外星人
- ?了解地球以外的先进智能生命
- 搜寻地外文明发展的综合愿景
- 沟通和联系才是搜寻地外文明概念的核心
- 急救丨火山爆发自救
- 马斯克要改变人类时代了,2022年,一项在人脑内的实验
- 胎盘干细胞有保留的意义吗?
- 外星人来电话了?4000光年外传来强烈信号,每18.18分钟重复一次
- 47天重复1652次!中国天眼收到神秘信号,或来自外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