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植物界—石松门( 二 )
茎柔弱 , 多枝 , 常作等二歧式分叉 , 植株高可达25厘米 , 上部露出水面 , 下部复体分枝常呈H 或K 形 , 与汉字中的“工”字相似 , 故名 。 孢子囊球形或梨形 , 具矩柄 , 聚成穗状;顶端横裂 , 孢子同形 。 原生中柱为外始式 , 木质部的管胞呈环纹加厚 , 表皮有原始的气孔 , 外面有角质层 。 工蕨的孢子囊聚成穗状 , 开裂的方式与石松植物接近 , 可能经星木发展成石松植物 。
工蕨生长在早泥盆世沼泽地带的半陆生草本植物 。
中国、西伯利亚、北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都有分布 。
5.石松纲石松纲是石松门中的一纲 。 传统上 , 石松纲不只包含石松及石杉 , 亦包含卷柏及水韭 , 但后两者现在通常被分成另一纲——水韭纲中 。
石松被认为在结构上和最早的维管束植物相似 , 有小且鳞状的叶子、在叶子根部的孢子囊中形成的同形孢子及分叉的茎 。
下属目:
无叶舌亚纲(Eligulatae)
镰木目(Drepanophycales)
原始鳞木目(Protolepidodendrales)
石松目(Lycopodiales)
叶舌亚纲(Ligulatae)
鳞木目(Lepidodendrales)
【【地球生物全系列——植物篇】植物界—石松门】卷柏目(Selaginellales)
(1)镰木目镰木目(学名:Drepanophycales) , 又名镰蕨目 , 为石松纲下一个已灭绝的目 , 其下的物种生存于志留纪与泥盆纪 , 例如镰木、星木和巴拉曼蕨等 。 它们的化石在北美洲、欧洲、中国、俄罗斯与澳洲都有发现 。
高40-50公分 , 茎直径可达2-5公分 , 叶呈刺状 , 孢子囊单个着生于叶腹面或近叶腋处 。 原始的小叶植物 。 植物体分为横卧的拟根茎和二歧分叉或单轴分叉的直立茎轴 。 孢子囊单个着生 , 不聚集成穗 。 他们和无叶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真正的叶 , 叶内具维管束 。
Baragwanathia Lang et Cookson(刺叶木) , 茎粗1-2cm四周长有密生的螺旋状排列的 , 长达4cm宽约1mm的细长小叶 , 叶面有一条叶脉 。 孢子囊的着生部位可能是叶基部的叶腋处 。 Baragwanathia是镰木目中最古老化石 , 并被认为是和石松目的起源有关 。 最初发现于澳大利亚的下泥盆统 。
Asteroxylon Kidston et Lang(星木) , 高约50cm , 茎轴上密密披复着叶状刺 , 微管束仅伸达叶状刺的基部 , 就不再延伸 , 所以尚不能说Asteroxylon具有叶子 , 而只能说具有叶状刺 。 Asteroxylon的孢子囊侧生于茎轴上 , 在演化上Asteroxylon称为工蕨目和石松纲镰木目之间的过渡类型 。
Drepanophycus Goeppert(镰木) , 植物体高40-50cm , 茎轴粗可达2-5cm 。 具刺状叶 。 孢子囊单个着生于叶腹面或近叶腋处 。 产于世界各地下、中泥盆统 。 比较Asteroxylon和Drepanophycus两个属孢子囊着生位置的不同 , 可以发现孢子囊有从茎轴侧生向叶腹面转移的趋势 。
下属科:
星木科(Asteroxylaceae)
镰木科(Drepanophycaceae)
①星木科星木(学名:Asteroxylon) , 又名星状木 , 是一属已灭绝的陆生维管植物 , 繁盛于早泥盆纪时期 。 它们被认为是石松纲下最基本的成员 。
星木的植株高约12至40公分 。 根状茎可延伸到地表下约20公分的深度 。 茎中央的木质部的横切面为明显的星形 , 故名星木 。 它们没有真正的叶 , 而只有约5毫米长的无支撑带状结构(延伸叶) , 从茎中心的主束分支出的管状构造痕迹终止于每个带状结构的基部 。 气孔的构造说明了它们的组织能够行光合作用 。
星木和其他与其相近的早泥盆纪石松类(如镰木、巴拉曼蕨)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化石中的维管束痕迹有延伸到其叶状构造中 , 因此镰木与巴拉曼蕨被认为拥有真正的“叶” , 星木则否 。
星木属的模式种为马基星木(Asteroxylon mackiei) 。 另一个物种──Asteroxylon elberfeldense已被描述 , 但现在一般被认为是不同类的物种 , 并已被分配到另一属Thursophyton(英语:Thursophyton) 。 [9
此外最初被命名为Asteroxylon setchellii的化石现已被认为是蕨类植物 , 而被改称为Stenokoleos setchellii 。
②镰木科镰木(学名:Drepanophycus) , 又名镰蕨 , 是一属已灭绝的陆生维管植物 , 生存于古生代泥盆纪 。 它们和哈氏蕨属有相似之处 , 和同时期与本属密切相关的巴拉曼蕨属反而有许多不同处 , 如孢子囊的位置、叶的形状及排列等 。
镰蕨的植物体可分为横卧的拟根茎和二歧分叉或单轴分叉的直立茎轴两部分 。 它们拥有真正的叶 , 呈刺状 , 孢子囊单个着生在叶的上表面 , 不聚集成穗 。 茎的直径为几毫米至几厘米 , 内具维管束 , 基部有真正的根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相信量子力学呢?
- 断舍离,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 地球冷却速度远超预期!或成为第二个火星,人类应该何去何从?
- 1582年的十月少了10天,期间地球没发生一件事,时间去哪儿了?
- 假如存在二维生物,他们如何辨别所处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
- “九星连珠”后地球会怎样?科学家已测出时间,距上次刚好1000年
- 为什么地球每四年要闰一年?地球相关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