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由古猿进化而来?科学家提出另一种颠覆认知的可能:“水猿说”( 二 )


人类也在这个范围中 。 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 , 恐龙彻底灭绝 , 自然界逐渐成为了哺乳类的天下 。 而在大约1400万年前 , 一种名为森林古猿的猿猴出现在了世界上 , 这就是人类和众多灵长类生物的共同祖先 。
到了大约500万年前 , 森林古猿的分支进化成为了南方古猿 , 这就是人类和各种类人猿的祖先 。 之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故事了:人类逐渐壮大自己的种族 , 并且逐渐开始“走出非洲” , 并且打败尼安德特人等其他人种 , 最终只剩下我们自己存在 , 逐渐在地球上建立属于人类自己的文明 。
一段不寻常的“空白”
但是 , 也有一个问题长期以来都困扰着科学家们 , 那就是从森林古猿到南方古猿之间的一段空白 。 根据现有的化石证据 , 森林古猿存在的时间点是1400万年前到800万年前 , 而南方古猿直到500万年前才出现 , 中间这300万年的“空白”并不寻常 。
换句话说 , 人类发现的年代最晚的森林古猿生活在800万年前 , 而南方古猿的化石最早仅仅是500万年前 。 如果两者之间是衔接关系 , 那么为什么在数百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化石证据可以证明它们之间如何过渡?
其中一种可能性是 , 当下的进化论有一定问题 , 我们的结论并不正确 , 森林古猿和南方古猿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 甚至人类也不是像我们想象那样由南方古猿进化而来 。 当然 , 这样的结论相对于其他的理由来说更难让学者接受 , 毕竟我们多年以来都遵循这个方向 , 并且除了“空白”之外的其他时间 , 其进化过程都能够完美地进行衔接 。
所以 , 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个可能性 , 而这个可能性将会颠覆我们的认知:在这段空白之中的确有一个过渡的物种存在 , 但我们之所以找不到它的化石 , 是因为它不在地上 。
水中的猿猴?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 古人类的化石不在地上 , 难道还会在天上吗?其实这还要从地球的自然环境开始说起 。 地球的自然环境主要由气候所决定 , 而地球的气候随时都在发生变化 。
在那个时代没有人类活动影响 , 气候都是经由漫长时间自然演变 , 会有温度较低的年代 , 也有总体温度升高的年代 。 而科学家们认为 , 这段时间正是地球整体温度升高的时候 , 高到地球上大部分冰川都融化了 , 甚至淹没了非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
我们知道人类最初非洲大陆上生存和进化 , 如果这里被淹没 , 古猿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 而是逐渐适应环境 , 成为一种在水中生活的古猿 。 这种“水猿”既然是在海中生活 , 自然就不会有化石存在于陆地上了 。
虽然我们听起来会觉得这种说法和“水猴子”一样不可思议 , 但科学家们确实在深海中发现过类似于灵长类的足迹化石 , 这足以证明灵长类生物可以在水中长期生活 , 甚至繁衍生息 。
这个说法被称作是“水猿学说” ,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 。 毕竟根据进化论来说 , 哺乳类动物在上岸生活之前也都是原始海洋中的“鱼类” , 我们在其中的一段时间里回归大海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
而在经过了300万年的水中生活之后 , 地球的气候从极端温暖逐渐变回了往日的水平 , 那些冰川重新回到了高山、极地 , 海平面逐渐下降 , 非洲大陆的陆地也露出来了 。 于是 , 人类从水中再一次回到陆地上 , 此时已经有了南方古猿的雏形 , 能够继续向前发展了 。
另一些有趣的“证据”
除了根据地球环境的变化做出的分析之外 , 我们还能够从一些特殊的地方找到证明我们曾经在水中生活的“证据”:我们全身少有毛发 , 这对于需要保暖的哺乳动物来说并不寻常 , 但是却可以在水中减少阻力 。
我们虽然身体上没有毛发 , 但是头部、睫毛、胡须等地方却有很长的毛发 , 这可能是为了在离开水之后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排水” , 不让水流过快地带走我们的体温 , 还可以保护脆弱的、暴露在外的黏膜 , 让我们不至于因此而感染 。
当然 , 这也只是在我们确实经历过“水猿”这一前提下产生的说法 , 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水中生活 , 这些特征同样能够“说得通” 。 因此 , 我们只能够将生理上的特点作为参考 , 并不能够作为决定性的证明 。
目前科学家还在为人类进化史中的这段“空白”而努力 , 希望我们能够在未来不久就发现关键性证据 , 可以拼上人类发展史上的最后一块残缺不全的“拼图” , 让我们能够更深地认识我们自己 , 知道人类这种生物究竟是“从哪里来” , 才能够最终知道“往哪里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