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判!全国首例,赔偿24.59亿元



宣判!全国首例,赔偿24.59亿元



【宣判!全国首例,赔偿24.59亿元】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对康美药业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也称“集体诉讼”)作出一审判决 , 相关被告承担投资者损失总金额达24.59亿元 。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宣判
承担投资者损失金额达24.59亿元
据了解 , 此次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涉及的被告既包括上市公司 , 也包括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监高 , 还包括年报审计机构及签字会计师、项目经理等 。
判决结果显示 , 康美药业作为上市公司 , 承担24.59亿元的赔偿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夫妇及邱锡伟等4名原高管人员组织策划实施财务造假 , 属故意行为 , 承担100%的连带赔偿责任;另有13名高管人员按过错程度分别承担20%、10%、5%的连带赔偿责任 。
同时 , 康美药业的审计机构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简称“正中珠江所”) , 因未实施基本的审计程序 , 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 导致康美药业严重财务造假未被审计发现 , 被判决承担100%的连带赔偿责任 。 此外 , 作为正中珠江所合伙人以及康美药业年报审计项目的签字会计师 , 杨文蔚在执业活动中因重大过失造成正中珠江需承担赔偿责任 , 也被判在正中珠江所承责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造假数额巨大
5万投资者受损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300亿 , 造假规模之大、手段之恶劣 , 震惊市场 。 去年5月 , 证监会对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等22人进行行政处罚 , 并对6人釆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 去年7月 , 马兴田等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
2020年的最后一天 , 11名投资者就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案向广州中院提起普通代表人诉讼 。 2021年4月16日 , 广州中院发布案件转为特别代表人诉讼的公告 。 康美药业案成为中国证券集体诉讼首案 。 本案涉案投资者人数超过5万人 , 且绝大多数为中小投资者 。
去年以来 , 国务院金融委先后多次召开会议 , 研究推进打击证券违法犯罪、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工作 。 会议指出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证券市场的“毒瘤” , 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 危及市场秩序和金融稳定发展 , 必须从严从快从重打击 。
在新《证券法》修订之前 , 由于证监会行政处罚只能对康美药业处以“60万”顶格罚款 , 如此恶劣的财务造假 , 违法成本却极低 , 对违法者震慑力极为有限 。 而证券集体诉讼制度的建立 , 将成为打击财务造假 , 提升虚假信息披露违法成本的重要武器 。
在新《证券法》实施之后 , 按照国务院金融委要求 , 对典型重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个案依法启动集体诉讼 。
康美药业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 , 有预谋、有组织、系统性实施财务造假约300亿 , 涉案金额巨大 , 持续时间长 , 性质特别严重 , 社会影响恶劣 , 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 。 落实“零容忍”要求 , 投资者保护机构响应市场呼声 , 依法接受投资者委托 , 作为代表人参与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案 。
康美药业案作为我国首单证券集体诉讼案 , 是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案件 , 是落实新《证券法》确立的中国特色证券集体诉讼从法律条文走向实践的第一步 。
证监会:为投资者争取最大权益
证监会就康美药业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作出判决答记者问:康美药业证券纠纷案是我国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 。 康美药业公司连续3年财务造假 , 涉案金额巨大 , 持续时间长 , 性质特别严重 , 社会影响恶劣 , 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作为投资者保护机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响应市场呼声 , 依法接受投资者委托 , 作为代表人参加康美药业代表人诉讼 , 为投资者争取最大权益 。 证监会对此表示支持 , 并将依法监督投资者保护机构 , 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后续相关工作 。
来源:央视财经
责任编辑:小兔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 , 请后台私信 , 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