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它不是筐,别把啥都往里装!



“元宇宙”它不是筐,别把啥都往里装!

文章图片

“元宇宙”它不是筐,别把啥都往里装!

文章图片

“元宇宙”它不是筐,别把啥都往里装!

文章图片

“元宇宙”它不是筐,别把啥都往里装!

文章图片

“元宇宙”它不是筐,别把啥都往里装!


来源:世界风情画(ID:finkeeper)
作者:保镖哥
忽如一夜“大爆炸” , 千行万业“元宇宙” 。
这不 , 在人们似乎还没弄清“元宇宙”究竟是个啥子玩意的时候 , 媒体都已经要为“元宇宙”课程浇上一瓢冷水了 。
不独电视台曝光目前火热的“元宇宙教辅” , 连固守传统的平面媒体 , 如《人民日报》也在2021年11月17日发文:《万物皆可“元宇宙”?》
受此影响 , 当日元宇宙板块低开低走 , 至11点16分最大跌幅4.29% , 为最近两个月来之最 。 低位蓄势52分钟后 , 买方突然发力 , 使得该板块仅11分钟就把跌幅一度缩减至1.78% 。 不过 , 受市场整体回落的拖累 , 尾市元宇宙板块跌幅定格在了3.45% 。
其实 , 保镖哥早在2021年10月30日就撰写了分析文章《元宇宙:风口或是虚火?》, 在文章中提出:

元宇宙概念其实已经不用过多解释了 , 就是十年前热火过一阵的“虚拟现实”(VR)的增强版:一个更直观的例子 , 就是2018年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 , 电影里的虚拟世界“绿洲”(Oasis)被认为是元宇宙的一个标准 。
而元宇宙在今天被热炒与脑科学的进步和全球范围的财富分配不均关系密切 。 这些都不多说了 。 今天只是单纯从资本的角度讲讲“元宇宙”盲目炒作的风险性 。
首先 , “元宇宙”指????????????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 英文名叫Metaverse 。 这个虚拟世界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3D技术和互联网组成 。 用户可以在元宇宙中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 或是体验与真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 。 (妤妤姐&杂杂妹:保镖哥这是第几次讲这个概念了?)
在这里 , 必须承认 , 在2021年的资本市场上 , “元宇宙”无疑是最火的概念 。
  • 3月 ,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 首日市值超过 380 亿美金;
  • 7月 , Facebook宣布要在五年内转型成元宇宙公司;
  • 8月 , 芯片巨头英伟达花费数亿美金 , 推出了为元宇宙打造的模拟平台 Omniverse;
  • 百度也早早地决定将在2021年12月的“百度CreateAI开发者大会”上将与开发者和网民见面 , Create大会将在“元宇宙”里举办……
与此同时 , 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元宇宙这个赛道 。 不然也不会有形形色色机构转型“元宇宙教育培训” 。
更重要的是 , 中国“元宇宙”上市公司的炒作亦是在近期达到了“疯点”:通达信数据显示 , 10月18日 , A股元宇宙板块低见931.23点 , 至11月16日高见1362.24点 , 区间涨幅高达46.28% 。 不过 , 最近3个交易日 , 该板块均有跳水动作 , 降温迹象甚为明显 。 由此可见 , 在投资者纷纷发现“元宇宙”在脑科学、互联网技术、社会效果不再明朗时 , 就提前退场、落袋为安了 。 这对于迟到的进场者来讲 , 当然是风险的体现 。
其次 , 正如保镖哥在《元宇宙:风口或是虚火?》一文所指出的: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 , 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 , 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正如东方证券对元宇宙产业链的一图概括:
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 , 目前的“元宇宙”产业都达标了吗?不管这不要紧 , 正如媒体明察暗访指出的 , 现在的“元宇宙”已经产生了滋生骗局的风险: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 , 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 。 而受害者呢?多是抱着寻找就/创业新风口的投资者或求职者 。 其实 , 现代科技产业已经是一个高度需要复合人才的领域 , 以元宇宙为例 , 除了要懂硬件设备 , 还要懂神经、心理、生理等知识 , 还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 每一个子项皆非一日之功 。 而培训“元宇宙”的“导师”们往往在网上找了几篇新闻 , 做了几个PPT便开始希图“令人昭昭” , 这可能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