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齐桓公 五霸之首为何下场却很悲惨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 , 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 。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 , 他是姜姓 , 名为小白 , 他的父亲是齐僖公 , 哥哥是齐襄公 。在后来王位之争中 , 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 , 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 , 成为了君王齐桓公 。
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 , 并且推行改革制度 。齐桓公大肆改革以后 , 从此齐国的国力开始大大的增强 , 齐桓公也顺理成章地开始走上统治霸主的道路 。
他先是和邻国修建友好的邻国关系 , 把棠和潜这两邑归还给鲁国 , 想让鲁国成为齐国南边的有力保护屏障 , 还归还了很多以前抢夺来的地域 , 使这些地域原来的主人重新为齐国卖命 , 保护齐国 , 免受其他地区的侵犯 。这样的行为既增多了盟友 , 又保护了自己的疆域不受外来侵犯 , 可谓一举多得 。
齐桓公还召集很多各方诸侯进行会盟 ,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由诸侯代替盟主 , 充当盟主的诸侯 。后来宋国竟然违背当初说好的盟约 , 于是齐桓公就以周天子名义 , 率领其他几个国家的诸侯讨伐宋国 , 以此去迫使宋国投降求和 。
但是晚年时候的齐桓公 , 他却变得昏庸而且多疑 , 自从宰相管仲去世之后 , 他竟然开始任用起易牙和竖刁这些小人奸臣 。后来时局动荡不安 , 齐桓公在内乱中饥饿难耐 , 最终的结局就是惨死 。
【春秋五霸齐桓公 五霸之首为何下场却很悲惨】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 , 他“九合诸侯 , 一匡天下” , 使得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 , 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那么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主客观原因呢?
首先从客观上来说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发展到了这种需要这样霸主式的诸侯诞生的局面 , 而且齐国具备这么一个条件 , 齐国本身就是在东方的大国 , 盛产鱼盐 , 经济实力出众 , 有着称霸的资本 , 虽然在之前因为齐襄公不恰当的执政 , 导致短时间内齐国内部的混乱 , 但是齐国的地理位置还是很优秀的 。
而且齐桓公为人有着那种成就大业的基本素质 , 他能用人 , 会用人 , 在当年管仲曾经和齐桓公有一箭之仇 , 差点就射杀了齐桓公 , 而齐桓公能够不计前嫌让他担任丞相 , 总理国家大事 , 可见齐桓公的胸襟气度 。除了管仲之外 , 齐桓公还在管仲的见一下任用了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等人 , 在这群人的帮助下 , 齐桓公积极实施改革 , 对内整顿国事 , 励精图治 , 增强齐国的实力 , 在经济上积极的吸引外来人口增强齐国的经济实力 , 在军事上实行新的征兵制度使得齐国军事力量大增 , 对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 帮助燕国击退山戎、帮助被狄人杀掉君王的卫国 , 得到诸侯国和周天子的认可 。就这样齐桓公成为了当时的霸主 , 走上了称霸的道路 。
齐桓公之死
齐桓公一生霸气冲霄 , 威震一世 , 谁能想到晚年的时候齐桓公竟会如此凄凉 , 甚至沦落到被人囚禁活活饿死的地步 , 那么齐桓公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又是为什么会落到这么一个悲惨的下场呢?
齐桓公前半生可以说是英明神武 , 但是就像绝大部分前半生丰功伟绩 , 到了晚年却晚节不保的人一样 , 齐桓公到了晚年也要干出点让人惊叹的事情来 。晚年时候的齐桓公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英明神武 , 开始变得昏聩无能 , 而且随着管仲的身死 , 一大批老臣也相继去世 , 齐国上下竟然短时间内没有了丞相的人才 , 于是奸邪小人开始趁机作乱 , 易牙、竖刁等人受到了齐桓公的重用 。
这些人和齐桓公的感情其实也不差 , 其中易牙和齐桓公的交情甚至让人毛骨悚然 。据说当时齐桓公一次无意间跟易牙说到自己这一生什么美食都吃过了 , 但是唯一没有吃过的就是婴儿肉 , 本来只是随口一说 , 无心之谈 , 但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 易牙把这话记下了 , 回家之后把自己的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给清蒸了送给了齐桓公 , 这也让齐桓公更加信任他 , 但试想这么一个为了自己取悦君王能够杀死自己儿子的人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忠臣呢 。果然后来齐桓公老了 , 管仲等人去世以后 , 易牙和其他的一些奸臣联合起来把齐桓公“请”到了一个小房子里 , 监禁着他 , 而他的儿子们都忙着争夺皇位根本没工夫管他 , 所以曾经叱咤风云的齐桓公竟然在这么一个小黑屋里面活活饿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