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红细胞
正常成熟红细胞有很大的可塑变形性 , 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 , 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
2.白细胞
白细胞种类不同 , 形态与功能各异 。 主要功能是参与人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 。
(1)粒细胞
①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
②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功能是破坏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 ,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 具有抗过敏、抗寄生虫作用 。
③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 , 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 。
(2)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时 , 能吞噬、消灭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如真菌、疟原虫、病毒) , 清除衰老组织 , 识别、杀伤肿瘤细胞 。 激活了的单核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
(3)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反应中起核心作用 , 故又称免疫细胞 。 其中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
正常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 , 中性粒细胞占50%~70% 。 细菌感染时 , 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高 。 化疗药、抗甲状腺药、免疫抑制剂、卡马西平、齐多夫定等常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 故需密切监测血常规 。 应用化疗药时 , 白细胞降至3.5×109/L时应停药 。 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时 , 白细胞降至3.0×109/L , 粒细胞降至1.5×109/L时应停药 。
3.血小板主要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 , 保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109~300×109/L 。 血小板计数<50×109/L时 , 易致体表出血 , 应减少活动 。 血小板计数<20×109/L时 , 易致内脏出血 , 应绝对卧床休息 。 对有出血倾向的高热病人(常见于白血病、再障)可给予冰敷 , 禁用乙醇、温水拭浴 , 因可加重出血 。 避免直肠操作 , 如灌肠、测肛温等 , 以防擦伤肠黏膜引起出血 。 颅内出血是白血病、再障、ITP等出血性血液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 可突然出现头痛、呕吐等 。 一旦发生颅内出血应立即让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 以防误吸 , 给予甘露醇等 。
【血细胞的生理特征及功能】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