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李世民“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李世民:“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 。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
毛泽东评说李世民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是在读欧阳修等所著的《新唐书·李恪传》时写的批语 。这句批语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储问题上的失误 。
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儿子,他们的优缺点、长短处,李世民自己是清楚的 。李恪善骑射,有文才武略 。“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 。”李世民很喜欢文武双全、“英果类我”的李恪,并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教导,封为远地藩王,让其历练成长 。李世民经常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 。”可见对他的期望之高 。
李治则为人软弱,缺乏主见,少雄主才略,恐难以重任 。这一点,唐太宗看得清楚,于是打算废李治立李恪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但因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为其外甥争位,只得放弃了改立计划,仍以李治为太子 。殊不知留下后患 。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封武则天为皇后 。李治不理朝政,致使武则天专权,宫中并称“二圣” 。李治死后,武则天又连废中宗、睿宗两个皇帝,自称“圣神皇帝”还改唐国号为周 。
武则天在争夺政权的过程中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所疑的大臣 。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则被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被杀戮殆尽;另有“海内名士”36家,也因谋反的罪名而被族诛 。
【为何说李世民“聪明一世 懵懂一时”?】武则天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执政前本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刑逼供,奖励告密,滥杀无辜 。造成这种局面的祸根,当在“朽物”李治 。假使当初立李恪为太子,就不会出现李治称帝、则天乱唐的局面 。所以,毛泽东认为当初唐太宗李世民明明知道李治不及李恪,而没下决心改立太子,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深为这一英主的失误而惋惜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 吕洞宾墓中疑云 道士墓穴为何男女合葬
- 蠢笨如猪的安禄山为何能成为大唐军界第一人?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