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14岁设计软件,23岁身价千万,35岁自杀后债务比遗产还多( 二 )


当时国内还没有哪家公司开创过这样的先河 , 茅侃侃对这个项目的前景充满信心 , 只是前期的投入太大了 , 他需要等待一个有缘人和他一起实现这个梦想 。
2004年底 , 这个有缘人终于出现了 , 茅侃侃碰到了一个曾经合作过的国企老板 , 便把闷在心里想了一年的项目构想跟他交流了起来 , 没想到对方听后相当感兴趣 , 立马就决定和他合作做这个项目 。
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 在职场上磨砺了几年的茅侃侃兴奋不已 , 全身心地准备投入到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中去 。
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 , 2005年国内首家真人实景游戏公司Majoy成立了 , 合作方计划在整个项目中投资3个亿 , 茅侃侃凭借创意和技术获得了20%的股份 , 而且由他出任公司的首席架构师和CEO 。
按照茅侃侃的设想 , 公司在正常运营5年后 , 每年的盈利将会达到惊人的15亿 , 而此时的他 , 按照公司股份的比例也已经有高达6000万的身家了 。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 毫无身世背景刚出来创业就登上了这样的高点 , 而且还只有初中学历 , 茅侃侃身上的诸多亮点很快便吸引了媒体目光 , 随后而来的各方关注让他在创业之初就体验了一把做名人的感觉 。
他先是登上了《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 , 接下来又应邀成了央视《对话》节目的嘉宾 , 同时出现在节目上的还有后来蔚来汽车创始人之一的李想、风云资本的高燃、康盛创想的戴志康 , 4个年轻人作为80后创业者中的风云人物 , 一经推出便瞬间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创业梦想和激情 。
节目播出后 , 茅侃侃成了很多年轻人想要效仿的偶像 , 有很多在校学生找上门来 , 想退学和他学习如何创业 , 不过茅侃侃自知这并非一条常人能走的路 , 于是把他们统统拒之门外 。
不过就算如此 , 茅侃侃还是在各类采访的加持下 , 彻底火了 , 但可惜的是 , 他没像其他的天才少年那样 , 随着人气的增长事业也顺风顺水起来 。
反而 , 随着名气的增加 , 茅侃侃的事业走起了下坡路 , 设计的产品不过关 , 迟迟无法上市 , 最后搞得所有人为他买单 。
不仅如此 , 他还越来越融入不了国企的工作氛围 , 严苛的制度和冗长的流程 , 都让他难以适应 。
久而久之 , 茅侃侃也越来越苦闷 , 甚至在2008年的一次访谈节目中 , 他还坦诚自己压力很大 , 不过随即他又表示自己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以自杀来对抗压力 , 他自认为有能力承受住一切 。
大概那时候 , 他怎么也没想到最后竟然会以自己最不能接受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吧 。
2009年 , 原来和茅侃侃合作的那位国企领导退休后 , 他和新任者之间的磨合始终不太顺畅 , 再加上工作中的各种不顺 , 情绪积压已经的茅侃侃终于爆发了 , 决定不干了 。
【天才少年14岁设计软件,23岁身价千万,35岁自杀后债务比遗产还多】随后 , 他辞去了公司所有的职务 , 重新回到了单打独斗的状态 。 事后 , 茅侃侃表示 , 自己的情绪容易被个性影响 , 习惯了直接激烈的表达方式 , 这与国企的风格完全格格不入 , 选择离开也许更合适 。
可能茅侃侃在创业路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运气吧 , 他离开后没多久 , Majoy就一步步走上了正轨 , 利润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
如果当年茅侃侃不是那么冲动 , 或许他后来的结局也会被改写 , 只可惜没有如果 。
离开Majoy的茅侃侃静下心来 , 把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和创业经历写成了两本书《像恋爱一样去工作》和《在那西天取经的路上》 。
茅侃侃在书中以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人生感悟 , 这些内容一经发表 , 便吸引了年轻读者的关注 。
在此期间 , 茅侃侃还投资了两个项目 , 不过折腾了一圈 , 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 直到2013年 , 朋友邀请他加入自己的电竞公司GTV 。
新行业、新挑战 , 茅侃侃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 他欣然同意 。 不过 , 汲取之前失败的教训 , 这次他给自己定下的原则是 , 只负责业务方面的事 , 不再参与公司的管理工作 。
和第一次创业相同的是 , 开始一切还是非常顺利的 , 有了他的加入 , GTV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1400万的利润 , 不但比头年翻了四番 , 而且业绩在当年的全行业中排名第一 , 同时GTV快速发展的势头还让一家上市公司有了收购意向 。
这对GTV来说 , 意味着背靠资本市场的支持 , 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 。 不过让人没料到的是 , 在签订完收购协议后 , 对方却因财务造假等一系列经济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收购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