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断卡”源头斩断诈骗产业链


□本报记者 达佶
本报通讯员 张鸣阳 王野
今年以来 , 徐州市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 积极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断卡”专项行动 , 会同金融、通信、互联网等多部门 , 从网格、监管、严打三个方面发力 , 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 。
提高网点反诈意识
干预劝阻受害人150余万人次
“收益率达到90% , 一年能赚一套房 。 ”今年10月底 , 王女士在某直播平台进行理财投资 , 对方要求先支付部分款项 。 缺少流动资金的她急匆匆来到江苏银行邳州支行 , 准备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并转账 。 前台经理在劝阻无果后 , 立即找来社区民警和网格员 。 在众人的共同劝说下 , 王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 。
“制作‘彭城无诈’系列反诈宣传视频在各门店网点播放 , 定期发送反诈公益短信 , 组织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上门宣传提醒……”徐州市公安局将全市银行、电信、移动、联通等5000余家营业网点纳入网格化管理 , 一方面严格落实行业监管主体责任 , 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另一方面会同行业监管部门积极开展反诈宣传和安全讲座 , 不断提升从业人员防诈、识诈的意识和能力 , 确保防诈要求和制度应知尽知、应遵必遵 。
“对于新入网客户 , 我们要求营业员在接待时要做好入网审核 , 对人证一致性、证件真实性、风险告知书签名、委托代办等事项严格把关 , 对老年人和学生等人群入网提高警惕 , 同时将可疑的号码、人员信息及时上报市反诈中心 。 ”中国电信徐州分公司网络部负责人王亚楠说 。
徐州市反诈中心还进一步完善支付监测处置机制 , 努力推动构建“市级、县区、派出所、社区”四级劝阻机制 , 同时通过96110专线对110余万条数据进行全量预警干预 。 今年以来共干预劝阻受害人150余万人次 , 拦截汇款4500万余元 。
加强“两卡”监管
本地涉诈卡号同比下降92.05%
【徐州“断卡”源头斩断诈骗产业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反诈工作需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 , 握指成拳 , 形成合力 。 ”徐州市反诈中心教导员王春雷介绍 。 徐州公安紧盯通信流、网络流、资金流三个关键环节 , 最大程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 , 统筹银行、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等数据资源 , 为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供精准制导 。
8月20日 , 中国移动徐州分公司泉山营销中心发现有一张手机卡短时间内使用异常 , 涉嫌电信网络诈骗 , 当即将该线索报送至泉山公安反诈中心 。 办案民警通过数据模型 , 精准识别疑似电诈线索 , 并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 , 当天即在市区某小区内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 查获大量用于实施诈骗行为的手机卡和GOIP设备 。
“长期‘静默’突然复用、短时间内高频通话 , 对可能涉嫌电信诈骗的电话卡 , 我们建立了监测模型 , 每天都会进行检索 , 并定期向公安机关反馈 。 ”中国移动徐州分公司信息安全工程维护部刘继浩说 。
此外 , 徐州公安会同市人行、市银保监局和各大银行持续完善涉诈银行账户封停机制 , 对风险账户及时开展电话及上门回访 , 高效识别潜在可疑账户、客户 , 杜绝风险账户参与涉诈资金转移 。 (下转C版)
【来源:江苏法制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