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送书给张良 为什么不送给别人呢?
我们大都知道张良圯桥三进履得圯上老人奇书的故事,这个“圯上老人”又称为黄石公,是当时隐居山间的奇人,他身怀济世救民之才,有意使天下太平,却又不愿出山,便找到了张良,授于他兵书,助他成为帝王师,帮助刘邦平定了天下 。
张良,字子房,本是韩国贵族,秦朝吞并了韩国后,他曾策划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藏身到下坯(今江苏徐州睢宁县)的山中隐居 。在这里闲居的张良有一天一个人在村头的小桥上闲逛,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也来到这里歇息,这人就是圯上老人黄石公,他坐到桥头上,翘着二郎腿,还故意把一只脚上穿的草鞋踢到了桥下,让张良去把鞋子给捡回来!张良有些不快,他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不讲道理的老人,但他看到这位丢掉鞋子的老者年事已高,就到桥下帮捡回了鞋子递给老人,谁知这位老人并不满足,而是坐在桥头上,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地让张良给他穿上,
张良听了又是一愣,但又想这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方便,小辈为老人服务是应该的,就当是孝敬老人吧,于是就半跪下来为老头穿上了鞋子 。
老头得意地转身走了,一会又回来了,让张良五天后在这里和他见面,说完就走了 。
张良更纳闷了,不知这老人搞什么名堂 。为了弄个明白,第五天刚刚亮就来到了那座桥上,却见那老人已经在桥上坐着了 。老人一见张良就生气地责怪他来晚了,让他五天以后再来,说完就走了 。过了五天,鸡刚叫,张良爬起床来去赴约 。但老头又先到那里了,仍然生气地说张良来得太晚,没有诚意,让他五天后再早一点儿来 。
张良怕又会迟到,五天后半夜就从家里出来,一个人摸黑到桥上等着 。过了一会儿那老头来了,他见了张良很高兴,从怀里掏出一本书给了张良 。
张良拿书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老人又说了一些教导他的话就走了 。张良非常珍惜这本书,从此便认真地诵读体会,智谋大增 。
后来天下大乱,张良出山为起义军领袖刘邦出谋划策,助其开创了大汉王朝,张良也因功被誉为“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 。
那么,黄石公为什么要送书给张良呢?为什么不送别人呢?其实还是他看中了张良是个人材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韩国被秦国灭亡后,张良一心筹划刺杀秦始皇,这说明他是一个有骨气有大志的人,他暗使一个叫大铁椎的人若练击杀技能,后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误中其副车,刺杀没能成功,但如此重大的计划,张良竟然能操作得神不知鬼不觉,并在刺杀不成之后全身而退 。这些都说明张良智谋过人,志向高远,如果再能授其以救时扶危,治国安邦之道,那他就能在时局中干出一番大事业 。
【黄石公送书给张良 为什么不送给别人呢?】慧眼独具的黄石公正是看到了这些,才来到张良住处附近找到了他,然后用脱鞋上他捡起来并给自己穿上的举动对他的品格进行试探,觉得他品德真的很不错,接着又用定时见面的方法考验他言出必行的行事风格,好在张良都做到了,于是黄石公就将自己珍藏的一部奇书授于他,助他成为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智者,而张良又是一个有志向的人,后来他终于和刘邦等人一起建立了汉朝,干了一番大事业,还天下以太平 。
推荐阅读
- 胡适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 盘点古代史上四次焚书事件 不止焚书坑儒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真迹的去向之谜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禁书都写的是什么?
- 那些美好的浪漫的民国情书
- 雍正批示贪官悔过书 只有怕死是真的悔过不见得
-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被冤枉的?是项羽的罪过?
-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书?《山海经》作者是谁
- 清朝多奇侠:书生考场练神掌 鼻中藏剑杀和珅
- 不输名著的小说 传到日本后竟成了“第一淫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