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青春期带走了“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期,如何与孩子很好的沟通、交流,已成了令家长头痛的一个难题 。
家住海口的肖先生最近发现上初二的儿子有点反常,不愿和大人说话了,一回家不是闷头吃饭,就是回自己的房里,关上门来做作业 。而在以前父子俩关系不错,偶尔还互相开开玩笑 。经别人提醒,这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常出现的现象,肖先生才恍然大悟 。
据专家介绍,青春期是从儿童过渡到成年人的特殊阶段,其划分年龄在各地稍有差别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10—20岁,我国一般指11—18岁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的青春期是从初中阶段开始的 。
然而,随着成人体征的日益明显,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又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变化,沉默、冲动、敌对甚至放纵的情绪,在青春期中悄悄滋长 。
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少了 在采访中,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在初中阶段是最难管的,情绪波动大,又叛逆,父母说什么都很难听进去 。
家住海府路的莫女士有个读初三的女儿,她说:“我女儿以前很听话,现在脾气却越来越大 。有次我翻她抽屉,发现里面有个带锁的笔记本,不知道记了些什么 。后来随口问了她一句,她两天没和我说话 。” 家长抱怨,青春期的孩子越来越难懂了 。
然而,在孩子眼中,家长又是怎样的印象呢? “流行音乐?网络游戏?他们什么都不懂,只会谈学习 。”在海口十中读初二的小飞这样说 。在采访人员眼中,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小飞带着青春期男孩的普遍特点:爱运动,兴趣广,有自己的想法,还有那么一点点傲气 。小飞说自己成绩一般,父母平时就喜欢唠叨学习 。
回家后,他不愿主动和他们说话,因为家长总有那种本事:无论你说什么,最终他们都会把它扯到学习上来 。一个字,“烦” 。
在采访中,部分初中女孩表示她们会和母亲讲些私房话,但她们也认为和同龄人更亲近,可以没有顾忌地交流 。然而,几乎所有男孩都表示,父母从来不跟他们讲青春期方面的知识,平时和他们的交流话题也基本集中在学习上 。
“我们喜欢的东西他们都没兴趣,我们想知道的东西他们也不会讲,没有共同语言 。”小飞的话或许回答了孩子在青春期面对家长时大多选择沉默的原因 。
青春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迅速,身体、心理、生理处于突变阶段 。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他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 。但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有叛逆、冲动、好奇、喜欢群体行动等倾向,在缺乏青春期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走向歧途 。
据了解,我省未成年人犯罪近年来向低龄化发展,平均年龄不超过16岁 。从犯罪类型看,以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为主,且70%以上是团伙犯罪 。
未成年人的好奇和模仿心理容易导致性犯罪和暴力犯罪,和同伴的亲近又易造成团伙犯罪 。此外,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普遍有一种独立意识,希望获得尊重,不想大人把他当小孩看 。有极端的案例,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家长注意,证明他不再是小孩,竟去杀人 。特殊阶段的心理,加上经验、自制力和法制观念的缺乏,使青春期成为不容忽视的犯罪“高危期” 。
【别让青春期带走了“孩子”】心理不健康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而造成不健康心理的主要原因是青春期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家庭教育 。学校、社会应该为青少年成长构建一个立体的教育、防护体系,帮助青少年走出青春期的困惑,健康地成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