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如何百步走 才能活的更长久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可以活到99”,真的如此吗?饭后多久可以运动?饭后吃什么好?下文告诉你答案,一起去文中看看了解下吧!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而且就连当下,很多人也都喜欢在饭后走一走,“消化消化食儿” 。饭后多久才运动也是讲究极多的,如果饭后走路不当,不但起不到消化锻炼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让你的身体很受伤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养生谚语,而且就走路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比较健康的运动 。但是“饭后百步走”不能想当然,不能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医学专家指出,饭后怎么走、走多久,都有很多讲究,若方法不对,不仅达不到健身养生目的,反而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有一些人压根就不适合饭后立即走动,需要休息会儿再散步 。此外,在”饭后百步走“的具体含义上我们也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饭后百步走”的真正意思是“饭后摆步走”!
“饭后百步走”的真正含义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这句古语都存在着一些误解 。实际上,"饭后百步走"并非指一定要走上一百步 。真正的“百步走”应该是“摆步走”,不是急行军、锻炼式的散步,而是摆动手臂,悠闲地慢慢溜达 。专家提醒,“饭后百步走”最适合那些长时间伏案工作、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 。只要走上20分钟,就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
而"饭后"指的是一日三餐的哪一顿呢?早饭后要去上班工作,午饭后也要参加必要的活动,而晚饭后,晚饭后半小时慢步走,轻轻松松,对身体大有好处,这才是"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真正含义 。
饭后应该什么时候走,怎么走,走多少?
【饭后如何百步走 才能活的更长久】饭后应什么时候走?
一般来说,放下筷子就走的习惯并不可取 。因为,吃进去的食物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与帮助消化吸收的胃液相混合 。进食后马上站起来走路,无疑会给胃增加许多紧张因素,破坏正常的程序 。
因此,专家建议,饭后休息30分钟左右再开始散步才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如果想锻炼,最好在饭后做一些轻微的运动,不然会造成腹胀、积气、结肠综合征 。
饭后应该怎么走?
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运动量太大,会增加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血液就被分流到身体其他地方,结果影响了营养成分的吸收 。正确的走法可以用"闲庭信步"来形容 。
如果百步之内必须上下楼梯,或是小跑过马路,就不如先在原地走走 。比较剧烈的活动最好等到饭后一个半小时再进行 。除此之外,天气和节气也很重要 。冬天不太适合户外行走,这种情况下,在居住环境里走动走动,效果会更好 。
饭后应该走多少?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饭后走动的时间可以从15~30分钟之间选择 。体弱、年迈的人可以少走一些;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可以多走一些 。
饭后散步和体育锻炼不同,它可以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和适当的胃肠保健,是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 。
哪些人不适合饭后百步走?
饭后散步虽然有种种好处,但对有些人来说却不完全适合 。像老人退休后,生活悠闲,每天晚饭后立刻去跳舞或走路 。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胃部胀闷,轻微疼痛,食欲也下降不少 。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胃下垂 。专家解释,饭后胃里充满食物,走路会增加振动,加重胃负担,尤其吃的过饱时,长时间站立很容易引起或加重胃下垂 。因此,感觉吃撑了,最好先别走动,暂时不要过度喝水,靠在床上等撑胀的感觉减轻后,再去散步 。边散步边用双手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以促进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患有胃下垂的人饭后最好少走动,也不要长时间站立,可以坐下来或躺一会儿再活动 。
此外,还有几类人也不适合饭后立刻散步:
患冠心病、心绞痛的人 。进食后立刻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最好餐后1小时再散步,每次半小时,注意步速不要过快 。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 。饭后最好静坐闭目养神10-30分钟再散步,马上散步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 。高血压患者散步时最好上身挺直,否则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 。走路最好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振动中,易引起一过性头晕 。
患有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人 。饭后立刻散步会增加胃肠蠕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