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科学虫洞
当精子穿过重重阻碍、率先跟卵子结合 , 受精卵就诞生了 , 生命也由此开始 。 之后 , 位于输卵管的受精卵会来到子宫 , 发育成胎儿 。
以前很多人都认为 , 最后跟卵子结合的精子 , 一定是跑得最快的那个 , 但科学家的发现出乎我们的意料 。
其实 , 卵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被动 , 精子奔向卵子的过程也十分复杂 。 甚至 , 连精子的运动方式 , 都被人们误解了300多年 。
精子螺旋式向前推进最早发现精子并作出研究的 , 是荷兰的国宝科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 。 他被称为显微镜、微生物学之父 , 在这两个领域有着巨大的贡献 。
1675年的某一天 , 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在水、肠道等环境中 , 发现了大量的小生物 。
他认为 , 我们周围分布着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并写出了《列文虎克发现的自然界的秘密》 , 这是关于微生物的最早专著 。
他也是制作显微镜的佼佼者 , 一生亲手磨制了550多个透镜 , 质量远超同时代的其他透镜 。
1677年 , 他跟爱人为爱鼓掌后 , 迅速收集样本来到了显微镜旁边 。
呈现在他眼前的 , 是数以千计砂砾一样大小的活体微型生物 , 而且那些生物还在游动 。
列文虎克是这样描述的:它们都有一个钝钝的头部和纤长的尾部 , 推动自己前进 , 像蛇或者蝌蚪一样 。
刚开始发现精子的时候 , 科学家们猜测颇多 , 有的认为精子头部自带新生儿 , 有的认为精子是蠕虫 , 还有的认为精子只是防止精液凝固的小棍子 。
直到不断研究 , 科学家们才发现了精卵结合的奥秘 , 但由于2D显微镜的限制 ,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 , 精子是像蝌蚪那样左右摆动游泳的 。
在一项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中 , 研究团队利用3D显微镜和数学技术 , 观察到了精子游动的真正方式 。
他们表示 , 精子是螺旋式游动前进的 , 头部往一侧摆动和旋转 , 尾巴也随之往同一侧摆动旋转 。
科学家指出 , 这种前进方式更适应人体的复杂环境 , 能帮助精子更好地与卵子会合 。
人类卵子对某些精子更为偏爱当然 , 精卵结合的过程并不是精子“一头热” , 卵子也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主动性:给一些精子开后门 。
交配结束之后 , 男性释放出的精子数以亿计 , 但真正进入到“生命竞赛”环节的精子 , 只有一小部分 , 最后到达卵子周围的精子数更是少之又少 , 仅有几十到200个 。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约翰·菲茨帕特里克教授 , 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发布论文 , 称卵子会给喜欢的精子“开后门” 。
卵子会释放一种化学引诱剂 , 这种物质能够帮助一些精子更快抵达目的地 , 就像是给出了导航;至于那些卵子不喜爱的精子 , 则会受到阻挠 。
在几十上百个精子抵达卵子附近之后 , 卵子还会对它们做进一步的筛选 , 基因相容性弱的精子是无法穿过卵泡液的 。
研究团队从16对接受生育治疗的夫妻身上 , 收集了卵泡液、精子样本 , 组成不同的配对 。 实验显示 , 卵子会“审核”精子的“参赛资格” , 只有通过的才能开始赛跑 。
对两个男性的精子进行比较时 , 卵子会从青睐的男性那边吸引到更多的精子 。 这说明 , 卵子对某些人的精子更偏爱 , 但它的“择偶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人类还会再进化吗?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