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航天航空领域 , 中国虽然起步晚 , 却后来居上 。 如今 , 中国在该领域取得一个接一个突破 , 甚至有些科技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 中国在未来也会继续致力于航天科技研发 。 然而该领域需要投入巨额研发费用和精力 。 如何在节省经费的基础上又保质保量完成研发任务是每个国家都需要权衡与考量的 。
此前 , 我国顺利发射神舟十三号 , 三位航天员身穿我国自主研发的舱外宇航服 , 赢得了不少关注 。 一代代舱外航天服的更替 , 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 。
【仅用一次就报废!3000万航天服根本带不回地球,背后真相被揭开】以神舟七号航天员穿着的舱外航天服为例 , 造价3000万 , 为航天员提供了适当的大气压力、足够的氧气 , 为航天员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造价不菲、功能强大的舱外航天服 , 为何在翟志刚和刘伯明两位航天员完成出舱验证后 , 就被丢到大气层燃烧焚毁了呢?
航天员在太空站内部时 , 只需要穿着舱内航天服就可以 , 除了没有重力 , 这里其实和地球上的环境极为类似 。 然而 , 当航天员需要走出飞船 , 在舱外完成工作时 , 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 舱外的环境 , 就是真正的太空环境 。
舱外航天服对于航天员来说必不可少 。 在这种真空低压环境中 , 航天员必须依靠它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 除此之外 , 舱外航天服还要具备良好的隔热和散热能力 。 宇宙中温度最低可降至零下一百多度 , 隔热功能可以帮助航天员“锁住”体温 。 而在近地轨道 , 航天员还会在一天中与太阳打几十次照面 。 因此 , 舱外航天服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隔热能力和散热能力 。 宇宙间的高能粒子和射线能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 因此 , 航天员需要舱外航天服来规避伤害 。
那么 , 如此重要的舱外航天服为什么就这样被丢弃呢?实际上 , 神舟七号采用的舱外航天服单件重量可达120公斤 。 在返回过程中 , 返回舱每增加一分重量 , 就会给航天员多造成一分危险 。 120公斤的重量会大大增加返回舱的加速度 。 下降速度太快 , 有可能导致大气层摩擦发热起火 , 又或者使降落伞无法有效减速 , 无论是哪种可能性 , 后果都不堪设想 。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神舟七号的航天员主要目的是验证该舱外航天服在实际使用中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 这相当于一次实验 。 现在天宫空间站成功升空 , 我国航天员第二次使用舱外航天服 , 在这次使用后 , 舱外航天服就会一直留在太空站中供后来的航天员使用 , 不会再出现之前的情况了 。
推荐阅读
- 太阳或将进入“冰河时代”,科学家真的要用核弹引燃木星?
- 太阳系有三处“异常”被发现,科学家:可能和外星文明有关系
- ?关于多普勒摆动的介绍
- 木星之水几何,孰可测之?结果何知?
- NASA探测器在两个巨大妖异的木星风暴顶部拍到许多细小的物体
- CHEOPS系外初试身手!发现环境极端行星,清晰观测掩凌现象
- 科学家计划2028年发射光帆飞船追赶“奥陌陌”,预计2054年赶上
- 2022年是虎年,老人说:“明年七月半,猛虎要下山”,是啥意思?
- 科学家:一颗小行星正在逼近,明年夏天可能与地球相撞
- 发现太阳系“超级大水库”,水资源比地球更加丰富,很可能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