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仍在飞行,天宫空间站已值班,能用机械臂带它回家吗?( 二 )



难道这就是他们总觉得 , 中国的空间站机械摆臂会剪掉卫星翅膀的原因?嗯 , 有想法 。
只是这个机械臂上的接口都有统一的标准 , 要是按照摆臂上的结构设计航天器接口 , 后果将会非常尴尬 。 所以这个摆臂还配置了一个“加拿大手” , 两者配合使用 , 灵活度加倍 , 接口限制几乎可以忽略 。

因此 , 加拿大凭借一个这样强大的机械设计与制造 , 获得了国际空间站3%的使用权 , 可见其在国际空间站中的重要性 。

中国的机械摆臂中国的空间站机械摆臂整体上可以比加拿大臂二更大一些 。 为什么是“可以”?
因为摆臂的个体工作可以延伸到10.2米 , 和实验舱的机械摆臂一起组合工作的话 , 能够达到15米 , 最长可达18米、直径达4米、定位的精准度达45毫米 , 能完成25吨的物质抓取 。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的抓取载荷能和加拿大臂二对比起来不够看 , 但是如果和欧盟的8吨、日本的7吨比起来 , 这已经相当优秀 。
中国空间站机械摆臂的主要功能和其它机械摆臂差不多 , 不过还有一个值得一说的点——“舱外爬行” 。

正如上面所展现的那样 , 这样的爬行方式是参考了蠕虫的活动状态 , 可实现与空间站外侧预留对接点的连接和分离 , 增加舱外活表面动范围 。
那么这么灵活的摆臂可不可以将东方红一号捕捉带回?

运回的可能性理论上 , 空间站机械摆臂捕捉人造卫星、飞行器甚至飞船等都是可以做到的 , 只是空间站的运行轨迹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运行轨迹是不一致的 , 如果要实现卫星捕捉 , 就得改变将轨道运行调节一致 , 两者实现同步才行 。

显然 , 失去所有动力停止工作的东方一号是不可能实现变轨的 , 那就只能移动庞大的空间站 。 但要是真的改变空间站的运行轨道的话 , 那将是一笔巨额支出 , 现阶段来说要实现卫星运回并不现实 。
不过要是等到中国研发的“太空蜘蛛”成功并且投入使用 , 那么像某些西方国家认为“剪掉”卫星翅膀的可能还是可以成为现实的 , 就是个重新组装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