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成熟了



石榴成熟了


文章图片



石榴成熟了


【石榴成熟了】
石榴花开红胜火之后 , 一个个小石榴就挂满了枝头 。

等到石榴长到成人拳头大的时候 , 就成熟了 , 竟然秋风中裂开嘴笑了 , 一笑就露出了里面的籽粒 , 就好像还没生育的孕妇 , 已经让人知道自己怀了什么样的孩子一样 , 也就没有什么羞涩感了 。
传说石榴跟随出使西域的张骞到了中原 , 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他植物晚 , 赶不上春天 , 无法和其他植物竞相开放 , 就只有在秋天结果了 。 《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 , 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 , 名为安石榴 。 ”唐代孔绍安写诗《侍宴咏石榴》:“可惜庭中树 , 移根逐汉臣 。 只为来时晚 , 花开不及春 。 ”说的就是这个事儿 , 算是一种大器晚成的植物了 。 李商隐写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 , 榴膜轻明榴子鲜 。 可羡瑶池碧桃树 , 碧桃红颊一千年 。 ”写碧绿的石榴树婀娜多姿 , 迎风摇曳 , 鲜红的石榴结得很多 , 比较繁密 。 石榴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 , 白玉般的石榴籽鲜美齐整 。 又写瑶池的碧桃树 , 写仙桃红了脸颊 , 可以红上一千年 , 而这样美好的想象是在诗人看到石榴之后想到的 。
唐朝的杨贵妃非常喜欢石榴花 , 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 , 用来观赏石榴花的艳丽姿态 , 因此得名“贵妃花石榴” 。 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诗云:“一朵花开千叶红 , 开时又不藉春风 。 若教移在香闺畔 , 定与侍人艳态同 。 ”把石榴花开放在秋天写明白了 , 又把石榴花和女人的艳丽相媲美也写明白了 。 武则天喜欢石榴 , 把石榴栽得满长安城都是 。 一度出现“榴花遍近郊”的盛况 , 可见女人尤其是手握重权的女人喜欢石榴花的艳丽 , 而一般女人似乎没有那般魄力 。
唐代有一首无名氏的诗写石榴:“蝉啸秋云槐叶齐 , 石榴香老庭枝低 。 流霞色染紫罂粟 , 黄蜡纸苞红瓠犀 。 玉刻冰壶含露湿 , 斒斑似带湘娥泣 。 萧娘初嫁嗜甘酸 , 嚼破水精千万粒 。 ”不但写了石榴结果在秋天 , 而且还用了很多东西和石榴作比 , 有紫罂粟、黄蜡纸包的红瓠犀、玉刻冰壶、湘娥泣、水精 , 都是美好的事物 , 用来形容石榴 , 算是别具匠心了 。

不过 , 写石榴的诗词并非都带了好心绪 , 苏轼写《贺新郎·夏景》就没有什么好心情 , 写道“石榴半吐红巾蹙 。 待浮花、浪蕊都尽 , 伴君幽独 。 秾艳一枝细看取 , 芳心千重似束 。 又恐被、秋风惊绿 。 若待得君来向此 , 花前对酒不忍触 。 共粉泪 , 两簌簌 。 ”在诗人眼里 , 石榴花绽开会与孤独的美人为伍 , 花瓣千层恰似美人芳心紧束 , 等美人来到 , 那时节 , 泪珠儿和脂粉一同洒落 , 声音簌簌 , 颇具婉约的风格 。 苏轼是写豪放词与婉约词的高手 , 并非只能写豪放词 。
到了《红楼梦》 , 一句“榴花深处照宫闱”就把贾元春的命运给预测了 。 说明她进宫当元妃 , 命运就像石榴花一样 , 开过了艳丽的时节 , 就会凋零 。 而石榴种在宫廷 , 就有了祈求多子多福、团结和睦、吉祥长寿、兴旺发达、幸福美满的意思 。 古人称石榴 , 千房同膜 , 千子如一 。 民间种石榴也是如此 , 要祈求多子多福 , 幸福美满 。 毕竟 , 石榴籽粒非常多 , 而且红红火火地挤在一起 , 就像一个大家族的人们 , 还有黄色的膜隔开 , 等于一家一家的人了 。
石榴花开之后 , 招蜂引蝶 , 一时热闹非凡 , 而花朵落地之后 , 满地落红无数 , 看着就让人伤感 。 石榴生出来以后 , 一个个挂满枝头 , 却因为果实太多 , 压弯了枝条 , 有的直接被竞争者给挤掉了 , 落在地上 , 任由蚂蚁来吃 。 而长大了的石榴都是竞争获胜的东西 , 也是吸取养分 , 挤掉同类的“谋杀者” 。 当然 , 也不能算作谋杀 , 适者生存这条自然法则适用于很多动植物 , 石榴也不例外 。
石榴营养丰富 , 可以改善贫血 , 补充人体所缺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 , 而娇媚的花朵与饱满的果实尤其让人喜欢 。 只是性急的人吃不了石榴 , 毕竟要剥开外面的皮 , 还要把里面的籽粒一粒一粒都要弄出来 , 要是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嚼 , 就会浪费太多的时间 , 恐怕吃完一个石榴就得过去半个小时 。 要是一把一把地吃 , 大嚼一通 , 吸收汁液 , 吐掉硬籽粒 , 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 也会吃到很多石榴汁液 , 唇齿甜香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