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为此 , 在看完本书后 , 我特意去看了电影版的《2001:太空漫游》 。 当然 , 我看不懂结尾孰优孰劣 , 我只是在冰冷和温情的世界里 , 选择了温情 。
在作者简介栏有这样一段话:霍根曾看完《2001:太空漫游》后打赌说他能写出更好的结尾 , 后来他见到阿瑟.克拉克本人时 , 克拉克真的由衷感叹说:“《星之继承者》的结尾确实更合理 。 ”
《太空漫游》从猿人把第一块骨头抛向天空 , 一路开始进化 , 争斗 , 就如同达尔文进化论 ,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在这一过程中 , 人类的温情逐渐湮灭 , 鲍曼放弃同伴 , 人类与机器 , 人类与自身 , 他们信任的缺失 , 冷酷 , 还有未知的宇宙是我看到的全部内容 。
但《星之继承者》却完全不同 , 霍根从一开始 , 就把背景设定在了一个全球稳定 , 没有战争 , 大和谐式的一个乌托邦世界 。
安稳的生活下 , 人类发展科技 , 走向太空 , 开启探索之旅 。 正如柯德维尔和亨特第一次碰杯时说:“敬亿万星辰 。 ”
2027年 , 月球上发现了一具人类尸体 , 而他死于5万年前……这是开端 , 也是起源 。
“我从哪里来?”这似乎一直是人类的终身命题 , 而这本书也围绕着这个命题展开 。 “继承”二字也由此诞生 。
我一直认为 , 书中最后一个关于人类来源的解答有些累赘 , 但当我看见结尾最后一句话 , 手环上有刻着一串字符 , 翻译过来是三个字:寇里尔 。
这一刻 , 莫名就有一些感动 。 我有些明白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了?
何其幸运 , 这样一个温暖明亮又有爱的地方 , 此刻 , 就在我们身边 , 就在我们脚下 。
就像我读到查理日记的最后一段:“我还想到了一些从前没想过的事情:人生在世 , 总有比工厂和矿洞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吧?可惜我想不出来 , 因为我从小到大只知道那些东西 。 可是如果这个宇宙中真的有一个充满温暖、色彩和光明的地方 , 那么我们的苦难也许能换取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 ”
【《星之继承者》:敬亿万星辰,也敬我们的地球!】如果能够有幸和亨特相遇 , 我一定会举起酒杯 , 道一句:敬亿万星辰 , 也敬我们的地球 。
推荐阅读
- 我们的地球还有没有可能再次进入冰河时代?
- 《星之继承者》——追寻的侦探本能让我们找到……
- 如果在10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雨水,未来的地球上会发生什么?
- 是宇宙中的恒星多,还是地球上的沙子多?具体算一下得出结果
- 超新星爆炸是什么?有多恐怖?
- 我们的地球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的档案文件解密:差点以失败告终
- 水星 水星近距离清晰照片曝光,浑身坑坑洼洼很像月球,其实它更像地球
- 我们的地球 空间站设计成环形更有利于运行,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家愿意这样做?
- 我们的地球 人类眼中庞大的地球,在宇宙有多渺小?或只是宇宙的一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