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每天什么时间走路锻炼最好?
您好!关于健康正常成年人锻炼时间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而且,因为体育锻炼本身是有很大的益处的,所以说,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只要是能够在自己一天的日程里安排出锻炼的时间,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是早晨晨起后,还是夜晚晚饭后,就都是被鼓励的 。
但是,涉及到老年人,还是要考虑锻炼本身的安全性的问题,而且老年人多数已经退休,时间相对充足,所以选择一个锻炼最佳的时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
老年人本身具有这些特点:
一、可能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等,因此要考虑心脑血管的安全性的问题 。而有大量的数据证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指的是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等等)的发生率,要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 。有推测是因为早晨和上午的交感神经的活性较高有关,因此,早晨和上午,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上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者,不适合进行锻炼 。
二、平衡、协调能力下降 。人体的平衡、协调能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一个过程,所以,老年人的平衡、协调、反应能力都是下降的 。而平衡、协调能力有几个方面参与,一个是视觉方面,我们睁眼时候的平衡能力是比闭眼的时候好的(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试着比较一下睁眼单腿站立和闭眼单腿站立,可以明白睁闭眼对于平衡功能的影响),一个是前庭感觉方面的(耳朵里的半规管负责这个功能),另外一个是本体感觉方面的(在关节的关节囊里和肌肉的肌梭里) 。在晚上的时候,由于光线变差,视觉对于平衡、协调方面的贡献被减小,所以,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而且老年人,很多都存在骨质疏松,一旦跌倒,后果比较严重,因此,老年人不适合在晚上进行锻炼 。
除去,上面这两个不适合老年人进行锻炼的时间段以外,那么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时间就只有下午了,听说过一种说法,是下午4-5点的时间段是最好的时间段,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支持,所以,不知道是否可靠 。
不管怎么说,下午的时间段,对于老年人锻炼来说可能是比较安全的,至于要不要一定在下午4-5点进行锻炼,还是按个人的安排吧!时间合适,选这个时间段也是很好的 。
其他网友观点
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对于老年人每天的走路锻炼身体有很多误区,下面就为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
一、运动强度越大、锻炼效果越好
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主要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仅仅是锻炼的强度 。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 。只有较缓慢而平稳地持久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
二、晨练比暮练好
其实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 。相反,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心脏、血压最适应运动时心跳、血压的剧烈变化,不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暮练比晨练好 。
三、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很多老年人常选在晚饭后、睡觉前散步 。他们有的快步走,有的遛弯,常常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 。但从中医角度看,老年人不宜将主要锻炼时间放在晚上,而且时长应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以免伤气 。
晚上散步动作要舒缓 。很多老年人喜欢边走边拍打身体或按摩腹部,这种方式更适宜晨起锻炼的老年人 。如果是餐后散步,被拍打的器官会受到刺激,使人体过于兴奋,不利晚上睡眠 。因此,大家在晚上散步时,可以有规律地伸伸胳膊、打打拳,让疲劳的肩、颈、肘等部位得到充分锻炼,但动作幅度不宜过大 。晚上散步不宜超过半小时 。中医认为,晚上,人的“精气神”内敛,阳气收藏,老年人本来就气血不足,加上“久行伤肝”,一旦行走太过,甚至大汗淋漓,不仅伤筋,还易伤肝气 。因此,老人晚上散步,以10~30分钟、不感觉疲劳为宜 。老年人每天走路锻炼身体都长时间适宜,还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不可盲目超负荷锻炼 。
以上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其他网友观点老人什么时候走路锻炼最好?根据本人的经验,是先易后难,逐步提高,贵在坚持,风雨无阻 。
文章插图
本人在2013年时,医院就诊定性为阻塞性肺病重发,多咳气喘气不畅 。于是我狠心决心戒烟戒烟 。遵医嘱:用药和身体锻练 。用走路的办法,管住嘴迈开腿 。每天分三次,每次又分多段进行走路 。晨饭后休息半个时,步行至菜场买菜(跟老婆去较多),一来一回,三华里多,合三千步;中午午睡后,走路三千步;晚饭半小时后,走路四千步 。一天总计走路万步略多 。开始走路时气喘吁吁,中途分段停立一会儿待气顺了再走,走走停停完成任务 。走了几月,气已不喘,可以一气走完四千步了 。此时应该加快行走的速度增加走路效果,逐步达到疾走高效的目的 。再走了数月,试着一次性连续走5公里,如果可以了,又加快行走的速度,逐步达到疾走高效之最终目的 。
文章插图
戒烟了戒酒了,四年下来,身体逐步康复 。从走路气喘,一口气上不了三楼,到疾走如飞,上三楼如履平地 。从三天二头感冒到不会感冒,有时全家三代人都感冒了,就我不感冒 。
走路时注意事项:
1,昂首,挺胸;
2,手摆要略高,使扩缩胸腔利心肺;
3,步履宜大不宜小,每步65厘米 。(身高与步伐大小要适合)
4,深呼吸,长吸慢呼,健肺增活量;(走路应选空气好的场所)
5,心无杂念,专注走路,若气功静养 。
朋友们走起来吧!让我们走出健康,走出长寿!
其他网友观点老年人的锻炼,必须以适合自己的习惯掌握好度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 。老年人衰老首先是从腿上开始,腿无力,步幅变慢变小,关节疼痛,甚至还有关节畸变的可能,这些都很正常 。
所以老年人的锻炼,走步是一种简单而最合适的方法,既能得到有效的活动筋骨,晒晒阳光,呼吸呼吸外面空气,见见新鲜事物,又能达到锻炼目地,可谓一走多得 。
老年人每天什么时间锻炼好,是不是一定要天天出门锻炼 。这要根据自己情况,适宜习惯、方式 。一般说,老人都起的较早 。但绝不适宜早早就出去,一是路上不安全,行人少 ;二是是气温较低,污浊空气不易扩散;三是天空还没有大亮,视线不好等等 。
毕竟,老人年龄大了(如八十岁以上老人),必须过不慌不忙,有规律节奏的慢生活 。因此,老人起床后,首先应该吃好、吃营养早餐(我父亲就是鸡蛋、牛奶、山药、红枣、馍片等主付食) 。吃完饭,在静静的在房子里养养神 。然后再从容不迫的出门走走 。
我父亲今年整94岁了 。除了腰在二年前有些弯曲外,其它方面都很好 。虽然十多年前就有糖尿病,但一直饮食控制、坚持吃药 。血糖控制的也很好 。他现在每日四餐(下午又加一餐),饮食规律 。每天读书、看书、摘抄、玩智能手机(看新闻,发微信等) 。
他一星期有三到四次出门散步 。一般选择在上午九点以后 。我父亲住楼顶层,电梯不能直达顶层 。因此,他要走下一层楼梯后,才能坐电梯出去 。从去年起,父亲买了一辆推车,出门时由保姆把推车带到楼下,父亲推着推车散步 。父亲很少用拐杖,说不方便 。推车,其实也起到防摔倒作用 。散步,控制在三四十分钟左右 。
其实,老年在家做一些简单的轻微的体力劳动就是最好的锻炼 。如我父亲也很少用洗衣机,坚持自己手洗 。
老年人生活,重要的是愉悦养心,不为‘’锻炼‘’而锻炼,不为‘’坚持‘’而坚持 。毕竟上了年纪,什么下雨天、冰天雪天等恶劣天气,一定要注意 。最后,祝天下老人健康幸福 。
其他网友观点人老腿先老,老年人的衰老首先是从腿上开始,即步态变慢,节奏失调,关节疼痛,甚至还有关节畸变的可能 。
所以老年人的锻炼,我认为不主张快走锻炼 。可以以散步、做操、甩臂、形意拳等活动量较小,方法简单量力而行的方式,既能得到有效的锻炼,还能充分保护关节 。
至于每天什么时间锻炼最好 。虽然,根据老年人的特性,每天起的较早,但不易早早出去,一是路上不安全 。二是心脑疾病常在早上发病较多 。三是气温较低,污浊空气不易扩散 。锻炼的最佳时间还是上午九点、下午五点左右为宜 。
其实,老年人平时帮助操持一下家务,做一些简单的轻微的体力劳动就是最好的锻炼,当然是不能受人指派,心里得保证没负担,家庭简单的劳动是为了强身健体 。
实际上最主要的锻炼是养心,必须与人多相处、善交流,下棋、打牌、歌咏、朗诵,既愉悦了心情,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
其他网友观点关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因人而异,以达到锻炼身体,心情愉悦为目的 。我已七十多岁了,每天走一万八千步左右,已坚持十多年 。分上午,中午,晚上三次完成,基本在饭后一小时,速度正常,不快不慢,大约一小时八仟步 。我通过多年的走路,感觉精神状态好,生病很少 。我现在一天不走心里不舒服,己习惯成自然了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老年人不能进行激烈运动,走路锻炼比较好 。重要的是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建议晨练的老年人,不要太早,太早对身体锻炼并没有好处 。对于有腿病的老年人,一天不要走太多,要循序渐进,不要感觉太累,有难受,疼痛,酸胀等现象出现时,要及时调整,减少走路步数或停止休息 。
其他网友观点老年人什么时候走路锻炼为好呢?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因为每一个老年人,他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城里的老年人和农村的老年人的情况又不一样 。所以我想根据我所见到的老年人走路锻炼的情况,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
身体好的老年人,一般晚上睡眠时间不会太多,所以他们宜于早睡早起 。只要周围的环境可以,身体好的老年人早晨可以走路锻炼一两个小时,白天午饭前和晚饭前适当地走一两个小时也没有问题 。这样,吃饭和睡觉都会很香 。
我的父亲生活在农村,80多岁的时候每天早晨、中午和晚饭前,都分别走一到两个小时,20多年如一日,从来不吃药不打针,直到后来85岁时因病去世 。
20年前我们家属区里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一次大病康复之后,就开始每天走路 。在我工作调动之前的五年时间里,他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都要走三次路 。
像这样大病初愈的老人,他不适宜早晨起得太早,所以我见到他走路的时间都是半上午、半下午和晚饭之后 。下雨的时候,他就穿着雨靴打着雨伞走,风雨大的时候,他就在办公楼下的走廊里走 。
大多数的时候,他和他的老伴一起走 。走路的时候从来是不言不语,面带微笑,心态非常的平静 。我看到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我就是看到了他走路的好处,从那时起,开始了我20多年的走路锻炼的生涯 。
当时还有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他走路的时段主要是早晨和晚上,也就是早餐前和晚餐后 。每次都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也是我看到的五年里风雨无阻,双休日有可能就安排上午和下午 。
有几年的时间,我们爱走路的人几乎每天都会相遇,我们彼此只是礼节性的打个招呼,或者点个头笑一笑而已,然后各自默默地往前走,只是当时我的年龄比他们都要小 。
再说说城市里,体质不太好的老年人 。最好是安排在半上午或者是半下午,在空气好的公园里,或者是宽阔的马路边,适当的活动活动有好处 。
只是体质差的老年人,活动量不要过大 。空气质量不大好的情况下,尽量戴口罩 。但我建议每次运动最好是要大于半个小时,因为活动同时间如果太短,作用不大 。
走路运动的目的,不仅仅是活动筋骨,关键的是要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自然的空气进行交换,吐故纳新补充能量,这样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
另外老年人在走路中可以多晒太阳,对身体的骨骼很有好处 。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吃过钙片,也从来没有听说过骨质疏松症,其实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都是这样,没有听说有人吃钙片的,大概就是因为他们的运动多、晒太阳多的缘故吧!
最后,欢迎广大的中老年朋友关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讨人生,感悟生活,共话养生,闲聊文学,共同学习进步 。
其他网友观点我是70岁的晨跑老人,我自然喜欢也极力推荐老人早晨走路锻炼最好 。一是老人早早就醒来了,既然已睡醒就应该起床锻炼,不要睡懒觉,不仅越睡越困,而且对身体不好 。至于早晨多少点去走路好?因人而异,按照自己的习惯就是了,别的不用考虑太多 。二是早晨走路不受干扰,便于安排一天的活动,若是傍晚或晚上锻炼往往因事耽误 。三是早晨锻炼回来洗个澡,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当天活动中 。四是老人早晨走路可根据自身能力,逐渐加大锻炼强度,即可从一般走路——快走——慢跑;从短程——中程——远程,即从开始的4~5公里,到10公里左右,再到20公里左右 。这样渐进的加快或加程,就会使自己不断提高心肺功能与耐力,随着锻炼强度的逐渐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也就随着增强 。譬如我今年1~5月份跑了15个马拉松,其中有3个全马,至8月15日获得悦跑圈颁发2020公里挑战赛勋章,平均每次跑程为14.18公里 。我的经验就是:循环渐进,由近到远,由慢增快,量为而行 。
其他网友观点老年人每天走走路,练练腿脚非常必要 。至于什么时间段走路锻练好,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坚持每天走路锻练,并坚持一定的活动量 。每天什么时候活动好,这要因人而异 。生理上、医学上没有明确的“最好时间”科学依据 。但一般讲不宜过早或过晚 。我个人体会是下午比较合适,老人一般都午休,午休之后出去走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活动量,走路速度要适中,类似“闲庭信步”,甚至偏慢不要过快 。行走路线也要选择人少僻静的地方,例如公园、广场,避开人流车多的地方 。总之老年人走路锻练要走出休闲,走出轻松,走出愉悦,走出健康 。
其他网友观点健步走是一种适合老年人的、极好的健身方式,建议在征得医生情况下,有所注意地在早晨锻炼 。

文章插图
健步走是一项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讲究姿势、速度和时间的一项步行运动,它行走的速度和运动量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 。健步走最易于开展,不受时间、场所、着装的限制,只需一双舒适合脚的运动鞋 。健步走还适宜结伴户外锻炼,边锻炼边沟通边欣赏美景,一举多得 。

文章插图
早晨锻炼能够唤醒新陈代谢,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因而特别被推崇 。但对老年人来说,就值得商榷 。
一般而言,老年人会存在各种慢性病或相关风险,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骨质疏松、心脑血管隐患,因而在锻炼时特别忌讳过于激烈 。同时,早晨锻炼身体也需要绷起一根弦——因为经过一夜睡眠,血液变得粘稠,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肌肉关节需要预热,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同时血糖偏低,对于低血糖人群来说就有眩晕跌倒的危险;户外环境可能较暗、较冷,容易造成跌倒摔伤 。

文章插图
既然早晨锻炼听起来很玄,晚上锻炼好不好?也未必太好 。
老年人一般都承担了照顾家庭的责任,看孩子、做饭、做家务,闲不下来 。往往饭后稍微一收拾,就已经很晚了 。这时候天色往往已黑,锻炼时就容易因观察不清环境造成危险 。而且如果锻炼的时间较晚,就会影响睡眠,老年人本来睡觉就轻,再加上失眠的话,一来二去就把身体搞糟糕了 。

文章插图
除了早、晚,还可以考虑半上午、半下午,有的老年人会去公园打太极拳、跳健身操,都是不错的 。但就健步走而言,相对来说,还是早晨较为适宜 。老年人睡眠少,早晨醒得早,出去练一练,充满精气神儿地开始一天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
俗话说“听拉拉蛄叫唤,还不种庄稼了?!”任何锻炼都有风险,做好防范工作是要义 。
第一,不要急于起床,遵循“三个半分钟”原则,即在床上躺半分钟,然后坐起半分钟,再双腿下垂半分钟,这样可有效防止晕厥的发生 。
第二,喝杯温开水 。第1杯水流经肠胃道,可以清洁消化道、活化肠胃道细胞,补充前一晚身体所流失的水分,并稀释渐趋浓稠的血液,让身体由内而外整个苏醒过来,极大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 。为了补充糖分、避免低血糖,可以在水中添加一点蜂蜜,它能很快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 。
第三,充分热身 。不要急匆匆冲出楼房,最好盥洗活动几分钟,让身体慢慢适应工作状态,然后通过简单的广播体操类动作,运动一下各个关节,最后再开始健步走 。
【老人每天什么时间走路锻炼最好?】第四,保持步速 。最后这点不是为了防范风险,而是为了加强健身效果 。很多老年人溜溜达达,走走停停,这样就失去了健身的效果 。最好要甩起胳膊、迈开腿,用自己能略快的速度步行,达到微微气喘的状态,只要不是冬天且穿的不厚,还应该在锻炼后微微发汗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大多数散户交易经常赔钱还赔的很厉害
- 为什么人会有挖掘规律把一个事物做到极限的倾向
- 快乐棍刮刮乐快乐火是什么意思
- 军训式应援是什么意思
- 头上长螨虫有什么信号
- 为什么猫会把舍友当成主人
- 世界银行是什么
- 女人开车为什么不如男人
- 中国邮政银行什么时候成立的
- 为什么日漫的结局大多让人累觉不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