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 隋唐开皇和贞观盛世的奠基人?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 。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 。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 。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 。被尊为“圣人可汗” 。
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随国公 。薨,赠太保,谥曰桓 。杨坚承袭父爵 。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 。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 。
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 。”为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
宇文邕还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请星相家赵昭偷偷为杨坚看相 。赵昭与杨坚友善,当着宇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说:“皇上,请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无大富大贵可言,最多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 。”又使杨坚度过了一次险关 。
这时,内史王轨又劝谏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 。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杨坚 。因为宇文邕对星相家赵昭的结论相信无疑了,便不悦地说:“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办法啊?”使杨坚再次化险为夷 。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即位 。杨坚的长女被聘为后妃,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
宇文赟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妃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 。并命内侍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 。杨坚几经化险为夷,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文赟怎样激,怎样蛮,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宇文赟无杀机可乘 。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老同学、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赟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 。这正合宇文赟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扬州总管 。这样宇文赟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 。
杨坚出任亳州总管时,庞晃劝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杨坚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 。”至此,杨坚取周自代的愿望溢于言表 。
宇文赟是皇家世袭之君,不问朝政,沉溺酒色,满朝文臣武将敢怒而不敢言 。
宇文赟不但不听忠臣劝告,反而觉得这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如意 。他终于想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法招,将皇帝让给年仅6岁的儿子 。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22岁就丧命了 。
他的儿子静帝即位,任命杨坚为丞相 。周静帝即位时才7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杨坚就在郑译和刘昉的帮助下以外戚身份控制了北周的朝政 。杨坚当上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先是骗北周宗室五王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到长安,雍州牧毕王贤及赵、陈等五王一起被杨坚杀掉,杨坚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政敌 。
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下诏宣布禅让 。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登基后,下诏处死北周宗室 。开皇七年(西元587年)灭后梁,一年后下诏伐陈 。开皇九年(西元589年),杨坚派遣大军挥戈南下,灭亡了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 。突厥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为隋朝牛马 。杨坚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部落,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
大隋王朝建立以后,杨坚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 。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的国家,史称“开皇之治” 。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 。
【隋文帝杨坚 隋唐开皇和贞观盛世的奠基人?】
推荐阅读
- 隋朝政治 隋文帝设立分科考试制度
- 蒋介石为什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 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隋文帝长女杨丽华简介
- 开国皇帝杨坚为何因偷腥被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 明君怪招治腐:隋文帝“钓鱼”唐太宗“奖励”
- 隋文帝最囧的事情 曾被独孤皇后吓得离宫出走
- 隋文帝写霸气国书 高丽王高汤看后惶恐而亡
- 宋代落榜生坚持科考多年可终生享受俸禄
- 击败华雄和吕布的名将孙坚 却被关羽顶了美名?
- 苻坚 死后竟然被凶手姚苌请去做“保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