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四 )


主持人:谢谢鲁红的讲述。塔城地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各民族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出台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为科学、系统地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制度保障。下面,请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文化站站长郭梅讲述她的故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文章插图

12月2日,郭梅发言。石榴云/新疆日报采访人员汤永摄
郭梅:大家好,我叫郭梅,达斡尔族,来自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我们一家三口,有一个女儿,现在上高中。
我从事基层文化宣传工作已经20多年了,现在是乡文化站站长。我父亲叫甲孜,他多才多艺,一生创作了四十余首歌曲,有《彩云之乡》《纪念碑之歌》《瓜尔本社我生长的地方》等等,其中《彩云之乡》成为了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的乡歌。我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学习声乐、歌舞,学习达斡尔族文化和习俗。在他的影响下,我从小立志也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文化人”。
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是新疆唯一一个达斡尔民族乡,1998年建成了达斡尔民俗风情园,成为老百姓开展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园内有达斡尔族群众自发集资筹建的“达斡尔戍边纪念碑”,用来纪念当时从东北出发,达斡尔族官兵克服漫长时间和艰苦环境为国戍边的英勇事迹。不远万里为国戍边的历史,体现出达斡尔族和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深厚情谊和爱国情怀。2013年4月,经过重新布置和改造,民俗展馆占地400平方米,内设4个展厅,展出照片、实物180余件。每年接待各地游客7000余人次。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向游客介绍达斡尔族的历史,我查阅了很多资料、采访了许多位达斡尔族老人,了解达斡尔族的各种手工技艺和歌舞等。
2019年,我受邀前往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达斡尔民间歌舞比赛,现场演唱的由父亲创作达斡尔歌曲《彩云之乡》,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专家评委,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决心。
达斡尔族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沃其贝节。每年6月8日,大家早早起床将院落收拾整洁,穿上传统服饰到斡包前举行祭祀活动,大家会把散落的石头捡起来摆放在斡包上,将柳条插在斡包中央,把彩色的丝带系在上面,表示祈福祝愿。
达斡尔族还有一些极具特色的美食,比如索伦饼、血肠、雪水凉面等。雪水凉面就是用春天刚刚融化的雪水把煮熟的面拔凉,吃起来非常筋道入味。我们除夕的时候也会包饺子,包鱼形的饺子,因为以前达斡尔族生活在嫩江流域,包鱼形饺子寄托思念家乡的情感。达斡尔族妇女非常擅长刺绣,在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工艺后,新疆的达斡尔族形成极具特色的刺绣风格。
美西方反华势力污蔑新疆少数民族被“文化灭绝”“限制言论自由”,少数民族被“强制”“压迫”“歧视”,我感到很气愤!我们各民族生活在一起过得很舒适,很开心,就像一家人一样。他们就是在嫉妒我们!
主持人:感谢郭梅的讲述。近期,美西方反华势力凭空捏造新疆存在“强制绝育”的谬论,妄图用谎言挑拨新疆民族关系。事实是,新疆孕产妇保健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20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到98.53%,住院分娩率达到99.82%。各族群众是否采取避孕措施、采取何种方式避孕,均由个人自主自愿决定。下面,请额敏县额敏镇桥南村村民德木拉提·尼加提讲述他的故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文章插图

12月2日,德木拉提·尼加提发言。石榴云/新疆日报采访人员汤永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实录】德木拉提·尼加提:我叫德木拉提·尼加提,哈萨克族,是土生土长的额敏县人,我的妻子木娜瓦尔·艾尼是维吾尔族,在额敏县创办了一家服装设计工作室。我与妻子有两个女儿,一个8岁,一个7岁,都在额敏县第二小学上学。现在,我的妻子又怀了一个宝宝,已经6个月了,我们一家都很期待新宝宝的到来。
我的妻子大学毕业时,在额敏县担任过一段时间教师,后来因为爱好服装设计、制作,就辞职自己开了一家服装设计工作室。她现在销售的所有服装都是自己设计、制作的,原创的民族特色女性服装,款式新颖,质量也好,单件价格在300元至3000元,生意好得根本停不下来,月收入能达到3万元以上,比我一个月的工资高很多呢!顾客都非常喜欢她的服装,看她们变得更美,我的妻子也非常开心。妻子还招了两名学徒,打算把手艺教给其他人,让他们也改善生活条件,和我们一样过上好日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