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的康有为 竟是清朝史上的金融界专家
康有为 , 在近代史上是个政治人物——但这只是后人一厢情愿地误读 , 不是康有为本人 。一个人做什么事 , 他就是什么人 。康有为是个善于制造市场引爆点、并具有不可思议套现能力的融资界高手 。任何事情只要能够带来钱 , 他都会去干 , 从书生、政治改革家到黑道大佬 , 每一次华丽地转身 , 都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康有为第一次在历史上打响名头 , 是“公车上书” 。
公车是汉代的官衙称谓 , 指以车马接送举子入京科考 , 后演变成举人上书言事 。1895 年 , 千余名举子联名万言 , 公车上书 , 反对朝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于是康有为之名 , 不胫而走 , 尽人皆知 。但实际上 , 公车上书是由京城高官发动的 。康有为最多是个积极参与者 , 他只征集到80 名书生的签名 , 而另一个举子陈景华 , 却联合了280 人共同签名 。尽管公车上书不是康有为组织的 , 但他却是获利最大的 。因为他有着持续经营的思维——三个月后 , 他就在上海《申报》打出广告 , 以每部实洋两毛的售价 , 出售他撰写的《公车上书记》 , 广告一连打了六次 , 称得上大手笔了 。到了第七次的广告 , 书价直线下飙——降到了一折销售 , 每本售价洋二分 。
虽然书价大跳水 , 但宣传效果达到了——从此世人以为公车上书 , 是康有为独力发动的 , 而且他还成功地获取了“人生第一小桶金” 。只是市场变化太快了 , 市场在变 , 你必须要变 。康有为开始寻找新的商机 。要不要搞个戊戌变法?为启动这个强力引爆点 , 康有为完成了他从书生到政治改革家的第一次转型 。公车上书三年后 , 康有为游说朝野 , 终于开始实施戊戌变法 。变法历时103天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失败 , 太正常了 。这么大的国家 , 怎么可能一百天就搞出个眉目来?而康有为能够走上历史前台 , 是因为他比别人胆子更大 , 不管有没有把握 , 先拍了胸脯保证、获得出场机会再说 。
康有为走马上任之后 , 发现事情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 , 于是病急乱吃药 , 想出来个把中美英日四国合并一邦的怪想法 。这当然不具丝毫可行性 。最终他图穷匕见——密召江湖人物入京 , 准备围颐和园 , 捕杀慈禧太后 。但消息走漏 , 康有为火速逃走 。康有为逃到香港 , 注册了一家公司 , 全称是:保救大清皇帝公司 。凡加入这家公司的 , 不但没薪水发 , 还要上缴会费 , 但公司可以向港澳、北美和大洋洲的华侨募捐 。许多华侨相信他 , 纷纷毁家纾难 , 把血汗钱都送给了康有为 。这些钱 , 就成了康有为政治生涯的“红利” 。据记载 , 康有为逃出国后的第二年 , 他就分得红利上万银圆 。
政治改革家的身份 , 成为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的品牌文化 , 确保了他在融资市场上的收益 。这时候康有为的身份 , 已经由政治改革家 , 成功转型为商界强人 。康有为的前瞻性投资眼光 , 也在这时候体现了出来 , 仅他在墨西哥的地产投资 , 就收益十多万银圆 , 约合现在的100 万美金 。但是 , 正常的经营利润 , 远不足以维持康有为的开销 。他有五个老婆 , 六个儿女 , 私人雇员40 多个 , 但最大的开销还是中国式的人情往来 , 每月只是红包就要递出去2000 银圆 。短短五年时间 , 康有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 , 就迅速从巅峰滑落 , 进入了破产倒计时 。强大的融资需求 , 促成了康有为的第三次转型 。
早在康有为公车上书时 , 有一个不起眼的追随者 , 叫刘士骥 , 他是和康有为结交20 多年的好朋友 。维新变法失败后 , 当时在广西任职的刘士骥 , 不顾身家性命上书 , 替康有为鸣冤——这为刘士骥带来了杀身之祸!但杀刘士骥的 , 并非朝廷 , 慈禧太后根本没有难为他 。没过多久 , 刘士骥以广西补用道——相当于广西主管财政的副主席的身份 , 去美国为广西银矿开采募股 。在美国 , 刘士骥接到知交好友康有为的一封信 。康有为明确表示 , 广西富饶的银矿 , 有必要成为保皇党的“党产” 。这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党产”这个怪词 , 是康有为的首创 。让康有为失望的是 , 刘士骥拒绝了康有为的要求 。因为刘士骥已经发现 , 康有为伸手捞钱 , 不过是为了弥补自己纸醉金迷的烂摊子 。刘士骥的拒绝 , 让康有为勃然大怒 , 从此两人势同水火 。康有为展开报复 , 他下令在美国的保皇党成员 , 控告刘士骥诈骗 。美国警方果然拘押了刘士骥 , 后经清国外交干预 , 才得以释放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