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我们都是鱼?|地球简史系列( 二 )


狭义上 , 硬骨鱼就是目前海洋或者河流中的有坚硬脊椎骨的鱼类 。 广义上 , 硬骨鱼类也包括所有陆地的脊椎动物 , 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 。 软骨鱼类是现存有颌鱼类中最基干的类群 , 除了牙齿为硬骨外 , 骨骼全部由软骨组成 。 典型代表就是各类鲨鱼 。



圆口鱼是无颌鱼类 , 现在仅存的为:七鳃鳗和盲鳗 。 这个我们奥陶纪生物那一期讲过 ,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
泥盆纪时还有另外两种:头甲鱼和盾皮鱼 , 其中盾皮鱼是海洋的主宰者 。



有颌鱼类中的肉鳍鱼类主宰了淡水环境;肉鳍鱼类在泥盆纪晚期开始爬上陆地 , 腹鳍与胸鳍演化成强健的四肢 。 这是四足动物出现很关键的一环 。 今天陆地上的所有脊椎动物都属于肉鳍鱼的后代 。
现有研究表明 , 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即四足动物)有可能是在大约 3.6 亿年前从肉鳍鱼类中的蝶柱鱼演化而来 。



肉鳍鱼最早出现在志留纪晚期 , 大部分于晚白垩纪灭绝 。 其中的腔棘鱼曾被认为完全灭绝 , 直到1938年才在非洲东南海域深海捕捉到活体 , 之后并在印度等地区多次被发现而证实仍然存活于深海中 。 目前仅存一目二种 , 即矛尾鱼 , 被认为是鱼类中的活化石 。
两栖动物出现
“加里东运动”完结后 , 形成全球范围的海域缩退 , 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充 , 气候变得干燥炎热 。 在泥盆纪早期 , 适宜这种环境的裸蕨植物获得了迅速发展 , 泥盆纪晚期 , 石松类和真蕨类(链束植物)形成了成片的森林 。



这为陆生生物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 由于干燥炎热 , 水体逐渐干涸促使一部分鱼类不得不用鳍在泥沼中爬行 , 促使肉鳍演变成四肢 , 使它们能够爬到树林中去时 , 这就形成了早期的两栖类 。
泥盆纪的植物
石松类与真蕨类(链束植物)的植物在陆地上遍布 , 在各地形成茂密的森林 。 昆虫也开始出现 , 节肢动物遍布了整个陆地的森林 。



泥盆纪早期石松类植物 , 多为形态简单、个体不大的草本类型 。 链束植物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 , 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则缺少了种子 。
到了泥盆纪中期时 , 部分植物已经演化出叶片与根 。 在泥盆纪晚期时 , 则出现以种子进行繁殖的种子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