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辅佐曹操二十年 即将飞黄腾达为何选择自杀
公元212年 , 被曹操誉为有“巍巍之勋”的荀彧离世 。荀彧自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背弃袁绍而投奔曹操 , 二十年间为曹操统一天下不遗余力 , 其兄弟子侄皆仕曹氏 , 又与曹操结为儿女亲家 , 可以说是曹操的核心成员 , 且深知曹操之为人 , 又何以在曹操即将走上人生顶峰、踌躇满志之时坚决反对 , 从而自陷于死地呢?
袁晔《献帝春秋》记载了荀彧死讯在吴、蜀的流传 。兹引于下:“(荀)彧卒于寿春 , 寿春亡者告孙权 , 言太祖使(荀)彧杀伏后 , 彧不从 , 故自杀 。(孙)权以露布于蜀 , 刘备闻之 , 曰:‘老贼不死 , 祸乱未已 。’
据《三国志·陆瑁传》 , 袁迪与孙吴丞相陆逊之弟陆瑁相游处 。故可推知 , 袁晔所载荀彧死讯流传吴、蜀之事并非杜撰 。《献帝春秋》一书亦见于《隋书·经籍志二》 , 与信史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等同列 。从上引可知 , 寿春逃亡者误传了荀彧死因 , 可见其并非曹方高层 。但非高层者关注荀彧、并将荀彧之死当作忠于汉室 , 可见荀彧在曹操统治区具有一种忠于汉室的形象 。误传的消息无疑为孙权方所接受 , 才会继而“露布于蜀” 。刘备之语亦表明他认可荀彧对汉室的忠心 。寿春逃亡者、孙权、刘备分别代表了割据的三方 。荀彧虽为曹操谋主 , 其忠心汉室的形象却得到三方的一致认同 , 并被认为这是荀彧之死的原因 。
【他辅佐曹操二十年 即将飞黄腾达为何选择自杀】据《后汉书·荀彧传》载:“帝哀惜之 , 祖日为之废讜乐 , 谥曰敬侯” 。祖日为祭祖神之日 , 应有識乐 , 然而汉献帝因荀彧之死而在最具神圣性的祭祀仪式上“废譙乐” , 足见其对荀彧“哀惜”之情 。而且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gt; , 均在荀彧死后表述“明年 , (曹)操遂为魏公云” , 意在凸现荀彧给曹操晋爵魏公所带来的阻力 。只有荀彧死去 , 曹操才能如愿晋爵魏公 。
《三国志·荀彧传》裴注中记载了所谓“世论”:“世之论者 , 多讥彧协规魏氏 , 以倾汉祚;君臣易位 , 实彧之由 。虽晚节立异 , 无救运移;功既违义 , 识亦疚焉 。”“世之论者”对荀彧之死持以“讥”的态度 , 认为荀彧一生分为前后两期 , 前期为魏倾汉 , 其晚年改节忠汉 , 盖出于愧疚之心 。
杜牧《题荀文若传后》云:“荀文若为操画策取兖州 , 比之高、光不弃关中、河内;官渡不令还许 , 比之楚、汉成皋 。……及事就功毕 , 欲邀名于汉代 , 委身之道 , 可以为忠乎?”杜牧对荀彧之死完全持否定态度 , 他认为“邀名”是荀彧立晚节的动机 。司马光反驳此说不合人情:“凡为史者记人之言 , 必有以文之 。然则比魏武于高、光、楚、汉者 , 史氏之文也 , 岂皆彧口所言邪!用是贬彧 , 非其罪矣 。且使魏武为帝 , 则彧为佐命元功 , 与萧何同赏矣;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 , 岂人情乎!”
明清之际 , 王夫之从“天良未泯”的角度来解释荀彧阻止曹操加九锡、晋爵魏公的行为 。他说:“夫九锡之议兴 , 而刘氏之宗社已沦 。当斯时也 , 荀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 , 未有不侧然者也 。彧亦天良之未泯 , 发之不禁耳 , 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 , 而不能自己 。……彧之失 , 在委身于操而多为之谋耳 。”孙明君认为荀彧死于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从现实出发 , 认识到汉不可为 , 于是拥护曹操重造天下 , 但在情感上又与旧王朝藕断丝连 , 所以荀彧死于困惑与矛盾 。此论从个人心态出发 , 对荀彧多有理解之同情 , 不较古人责以君臣之义 。
以上诸家都把荀彧仕操看作是他面对乱世时不得已的选择 , 而且无论是对“苍生”还是对“汉室” , 均为一种相对有利的选择 。
据《三国志·何夔传》记载 , “太祖(曹操)性严 , 掾属公事 , 往往加杖;(何)夔常畜毒药 , 誓死无辱 。”豪雄控制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 随时能以一己之意诛杀士人 。如名士崔琰受冤被罚为徒隶 , 曹操使人视之 , 崔琰“辞色不挠” , 曹操就下令说:“琰虽见刑 , 而通宾客 , 门若市人 , 对宾客虬须直视 , 若有所瞋 。”借口崔琰心怀怨恨而处死了他 。此事使毛蚧“内不悦” , 曹操大怒 , 又把毛蚧收入狱中 。后来陈群在与崔林论冀州人士时 , 以“智不存身”来贬低崔琰 , 崔林辩解说“大丈夫为有邂逅耳” 。崔林的辩辞透露出对自身命运无从把握的无奈 。
推荐阅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明宣宗朱瞻基皇位之路非常顺利他为何能创仁宣之治
- 李鸿章孽报应在子孙身上吗?他曾孙竟这样悲惨
- 为何秦始皇指定扶苏继位却又将他派去面对匈奴
- 日本人最想盗挖的中国帝王陵 竟然是他?
- 哭笑不得!他竟敢和乾隆皇帝争称号
- 三国史上刘备曹操为何都说周瑜会割据荆州自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