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立的太子是白痴吗?司马炎为何这样做

司马炎 , 生于236年 , 卒于290年 , 晋朝的开国皇帝 , 在皇位25年 , 为司马懿的孙子 。咸熙二年 , 司马炎魏元帝曹奂让位 , 建立晋国 , 定都洛阳 。司马炎于280年灭掉吴国 , 统一全国 , 在位期间 , 大力发展经济 , 使得太康时期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 史称“太康之治” 。司马炎是曹魏重臣司马昭的长子 , 他的爷爷司马懿是曹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司马昭在魏国身份高贵 , 在咸熙二年突然中风猝死 , 身为晋王太子的司马炎自认而然的继承了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继承爵位几个月后逼迫魏元帝禅让 , 自己称帝为王 。在没灭掉吴国之前 , 晋国遭受多次天灾人祸 , 有洪水、瘟疫、地震、霜降等 , 使得各处百姓死伤惨重 , 庄稼损失惨重 , 司马炎积极应对 , 开粮仓发放粮食 , 开挖运河 , 解决了一个一个的突发状况 。咸宁五年 , 司马炎派大批军队讨伐吴国 , 通过一年多时间 , 东吴灭亡 , 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复存在 。
司马炎在位期间 , 见曹魏末期生活过于浪费、奢靡 , 一段时间还提倡过勤俭 。最主要的是他重视经济发展 , 颁布了不少经济制度 , 包括户调制、占田制等 , 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他还改革分封制 , 封同姓宗室子弟为王 , 以郡为国 , 共同巩固中央政权 。司马炎在统一全国后 , 政治上逐渐表现得及其怠懈 , 生活上更是荒淫无度 , 使得各诸王之间矛盾重重 , 开始内讧 。司马炎也于太熙元年恶病缠身 , 病情时好时坏 , 最终离世 。
司马炎本来和杨皇后生的嫡长子是司马轨 , 可惜在两岁时就不幸夭折 , 二儿子司马衷就成为嫡长子 , 可二儿子司马衷是白痴 , 司马衷为太子一直遭到群臣的反对 。司马炎一生共有18个儿子 , 其中8个儿子都夭折了 。和杨皇后生了三个儿子 , 大儿子死后 , 二儿子为太子 , 杨皇后为了巩固杨家的地位 , 一直保护司马衷的太子之位 , 死后 , 让皇帝封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 , 也是为了司马衷能当上皇帝 。
司马炎在逼迫魏帝禅让的时候 , 可以看出他的政治野心 , 可是在立太子方面一直表现得优柔寡断 。按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 , 司马衷是应该被立为太子的 , 可惜司马衷是白痴 , 这样的人怎么能为帝呢?武帝对他的儿子肯定非常了解 , 他也深知司马衷为皇帝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 虽自己也不太愿意 , 可处理这件事却表现得妇人之仁 , 每次杨皇后劝说几句 , 他便妥协 。再加上后面对司马衷进行智力测试 , 司马衷的妃子贾南风非常奸诈、聪明 , 让司马衷顺利通过考核 。荀勖也告诉司马炎 , 说太子有进步 , 于是司马炎就放下心来 , 不再更换太子 。于是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个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执政时期 , 社会动荡 , 政治混乱 , 还有著名的“八王之乱”事件 , 司马衷也成为傀儡皇帝 , 最后被毒死 。司马炎死后第25年 , 西晋就灭亡了 , 这样的局面和当时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的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司马炎立的太子是白痴吗?司马炎为何这样做】众所周知 , 司马家能统一天下 ,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曹操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 , 而常年把持魏国国政的司马家的后代都绝顶聪明、很有野心 。也因为这个 , 才使得司马家能顺利的篡夺魏国的政权 。可是如此聪明的晋武帝司马炎却立了个傻儿子当太子 , 对于这个问题史学家给出了多种解释 。第一种原因是得到司马衷的母亲杨皇后的力挺 。杨皇后是绝世美人 , 又天资聪慧 , 被司马昭发现后许配给司马炎做妃子 , 司马炎对杨皇后疼爱有加 , 杨皇后也为司马炎生下三男三女 , 大儿子不幸夭折 , 司马衷为二儿子 , 自然就成为嫡长子 。刚开始的司马炎并不想立司马衷为太子 , 可是杨皇后一直维护 。不久杨皇后病死 , 杨皇后的堂妹杨芷当上皇后 , 虽为司马炎生有一子 , 也不幸夭折 , 杨芷为了完成姐姐的遗愿 , 一直想尽办法保住司马衷的太子之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