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榔的轶事典故 朱由榔的历史评价

永历帝朱由榔 , 生于公元1623年 , 去世于公元1662年 , 为南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 也是南明最后一位即位的皇帝 , 总共在位十六年 。明崇祯皇帝自缢之后 , 因为没有指定继承人 , 因而虽然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扎脚 , 但是由各方豪强拥立的皇帝朝廷却层出不穷 。朱由榔因为是明神宗之孙 , 明光宗之侄 , 桂端王朱常瀛之子 , 是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后裔 , 因此在隆武帝朱聿键被清军俘虏杀害之后 , 由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立登基 。
【朱由榔的轶事典故 朱由榔的历史评价】永历帝朱由榔虽然在位十六年 , 是南明皇帝中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 , 但实际上他在当政期间并没有什么作为 。对外不能阻击清军 , 对内不能稳定内政 , 反而时时受小人馋言 , 国家有难 , 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虽然毫无作为 , 但是这位皇帝陛下留下的故事传说可是不少 。
与天主教的亲密联系
南明晚期 , 清军南下的脚步势不可挡 , 眼见着节节败退 。势力范围越加缩小的永历朝廷 , 最终将主意打在了天主教身上 。希望借助天主教的力量 , 帮助其对抗清王朝 。
借助天主教的力量 , 在南明朝不止朱由榔一人 , 早在弘光帝时期就已经派人向澳门求援 , 希望得到澳门当局的帮助 。
公元1646年 , 应南明永历朝廷的请求 , 澳门葡萄牙当局派三百士兵及数门大炮 , 前来助战 。因为有大炮的相助 , 南明朝廷一时间收复失地无数 。为了感激天主教的帮助 , 永历帝的嫡母王太后及妻子王皇后、太子慈炫都进行了洗礼 。除此以外 , 还有嫔妃50人 , 大员40人 , 太监无数 。虽然永历帝的家族大部分人 , 都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 , 但是永历帝本人却没有受洗 。
也许是永历帝不接受洗礼的原因 , 因而在公元1648年 , 当永历朝再次面临危机 , 派人前往澳门求援的时候 , 葡萄牙只资助了了一百只火枪 , 便再无其他了 。
一百只火枪对于当时的朝政 , 帮助当然并不大 , 因而王太后当即派使臣陈安德与传教士卜弥格直接赴罗马向教宗求援 。在给罗马教宗的书信中 , 可以见着这样的语句 , “天主保佑我国中兴太平” 。并且还希望罗马教廷多派传教士到中国“广传圣教” 。王太后所言 , 对天主教的态度 , 在中国上层社会绝对罕见 。
王太后将国家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天主教身上 , 可惜的是这封信到达罗马的时候 , 已经是两年后 , 当使者拿着回信返回的时候 , 永历朝已经灭亡了 。
鸡鸣桥
公元1662年 , 吴三桂攻入缅甸 , 缅王将永历帝献出 。当吴三桂将永历帝押解回国 , 行至南城外玉带河畔即将过桥时 , 一只公鸡陡然打鸣 , 随后一阵鸡鸣狗叫 。老百姓被吵醒后 , 纷纷出来查看 , 当看见永历帝被押解的时候 , 知道凶多吉少 , 不禁失声痛哭 , 赶来夹道观望 。因为当时公鸡打鸣 , 天色未亮 , 因而带上了一点神性 , 此后当地的百姓就将这座桥称为“鸡鸣桥” 。
帝王之相
帝王之相这个故事就纯粹有些扯淡了 。说的是永历帝被吴三桂押解回来后 , 由几个八旗子弟看顾 。几个八旗子弟兵观察永历帝的面相 , 只觉有帝王之相 , 因而许多士兵先后聚集起来 , 剪掉自己的辫子 , 并企图解救永历帝 , 最后以失败告终 。
就算历史上这件事情真实存在 , 最多就是几个南明残余势力 , 为了解救永历帝 , 伪装成八旗子弟 。不过这件事情并不具有可信性 , 因为难度系数太大 , 而且看押永历帝也不可能就凭几个人在那儿盯着 。所以这个故事 , 就只是一个故事 。
后世评价永历帝
张岱:“王粗知文墨 , 鲁王薄晓琴书 , 楚王但知痛哭 , 永历惟事奔逃;黄道周、瞿式耜辈欲效文文山之连立二王 , 谁知赵氏一块肉 , 入手即臭腐糜烂 。如此庸碌 , 欲与图成 , 真万万不可得之数也 。”“永历惟事奔逃” , 这句话绝对是永历帝的真实写照 。由广州逃亡云南 , 最后由云南逃亡缅甸 , 一路败逃 , 最终还是失了自己的性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