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时代农村“零时差”,靳东主演《温暖的味道》用田园生活治愈都市冷漠症

“现在农村孩子很多已经在城市生活,如果他们看了剧,说‘我们家根本不这样’,那这部剧就没有根了。”李云亮导演在谈及《温暖的味道》原初设定时如此说道。决定跳出农村题材创作窠臼是整个策划团队的共识,也是一次相当大胆的创新。
《温暖的味道》为何最终被定义为一部田园生活剧,日前本报采访人员对话该剧制片人靖雷和导演李云亮。



与新时代农村“零时差”,靳东主演《温暖的味道》用田园生活治愈都市冷漠症

文章插图

《温暖的味道》并非扶贫语境下的农村题材剧,《温暖的味道》与当下生活没有时差,作为山影前作《马向阳下乡记》的接续,如果说马向阳解决的是村子的扶贫问题,那孙光明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田园”作为乡村振兴中诗意化呈现的主要载体,剧组上下在观众容易忽略的地方下了大功夫。
剧中,村民们的衣着风貌虽然称不上光鲜亮丽,但也都是干净齐整、体体面面。靖雷告诉采访人员,《温暖的味道》对于农民外在形象的确定经过了数轮的探讨,最终确定了在充满“烟火气”的生活表现中,避免泥裹裤腿、灰尘满衣的固有形象,“田间的农民身着长靴、套袖,生活中的农民干净、清爽,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现代农民的真实形象。”



与新时代农村“零时差”,靳东主演《温暖的味道》用田园生活治愈都市冷漠症

文章插图

剧中后石沟村的田园风情,更是能扛得起高清镜头的审视,在用光调色方面,导演使用了都市剧常用的明亮调性。制片人靖雷则为《温暖的味道》请到了全国最好的美术、化妆、服装老师,但这些行业大咖一听是拍农村剧,就先打了退堂鼓。因为比起古装、玄幻、年代等类型剧,现代农村剧可发挥的空间有限,很多创作团队甚至理所应当地认为,农村剧可以省掉妆发预算。
想做一部治愈系的现实题材作品,第一印象要先养眼了,观众才愿意养心。事实上,在一开始创作调研的过程中,主创团队就发现,当一个村子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品味确实成为了很多村民的新“刚需”。



与新时代农村“零时差”,靳东主演《温暖的味道》用田园生活治愈都市冷漠症

文章插图

在剧组正式进驻后石沟村之前,这个村子的村容村貌已经非常整洁大方,经过剧组中全国顶级设计师们的妙手点睛,后石沟村的景观格调也立升段位,甚至在剧集没拍完之前,村里的文旅事业已经迎来首播客人。无论拍城市,还是农村,李云亮导演都认为,创作者不能凭着臆想去创作,“改革开放后很多农村剧其实还在延续《篱笆女人和狗》的创作套路,但这早已不符合客观现实,抓显示题材,不能违背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而从行业观察的角度来看,制片人靖雷也认为,对加强农村剧质感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田园式’的乡村是‘绿水青山的展现’,也是打造多样化风格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基础之一,伴随着整体形势的变化,当代农村主旋律题材剧集已从经1.0模式向2.0模式转变。”



与新时代农村“零时差”,靳东主演《温暖的味道》用田园生活治愈都市冷漠症

文章插图

《温暖的味道》开播以来,凭借亦庄亦谐的叙事风格,赏心悦目的乡村风光,尤其是美食元素的舌尖诱惑,让很多年轻观众给予了这部剧“下饭剧”的定位。美食天然能够治愈人心,剧中后石沟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就是蔬菜种植业,第一书记孙光明又是一位美食大V,他与后石沟村擦出火花是必然的,发展民宿业更是顺理成章,因为乡村民宿无非就是美景、美食和美好的人。以“味道”为索引,故事的逻辑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村子和村民的发展难免面临诱惑,以张子灏为代表的资本进入,还有改变农村人的职业观念,就成为《温暖的味道》可以挖深、聊细的创作新触角。张子灏带来的资本力量可以让农民迅速致富,但卖掉土地之后,农民的职业属性恐将无处安放。孙光明的致富方式并不排斥资本,虽然略显缓慢,却让村民在发展的过程中保留了农民这个职业中美好的一面。
“后石沟村离城市不远,农民在使用手机和互联网方面和城里人没有区别,虽然有人去城市打工,但很多人经常是歇半年,干半年,不愿意打破固有的生活状态。所以孙光明这个第一书记,很大一块工作是让村民在思想上脱贫,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谈及乡村发展中的个体应当何去何从时,李云亮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