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诸葛亮毫无政治经验 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二 )
不管怎么说吧,诸葛亮早年生活是曲折了点,但他的世族子弟身份是确定的 。
读者会问了:世家子弟多了去了 。何况诸葛亮还是因战乱从北方流落荆州的外来户,他有什么刘备特别需要的价值?17岁的诸葛亮可不是普通的外来世族 。在后来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公元198~207年),他深深地融入了荆州统治阶层之中,成为人际网络重要的一个节点 。
世族门阀政治开始于汉朝,盛行于三国,鼎盛于东晋,衰落于唐宋 。东汉时期世代为官的世家和乡里大族掌握政权和选举权 。如汝南袁家、弘农杨氏等,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们以儒教文艺相标榜,抨击时政、品评人物,形成了强大的社会阶层 。非世族子弟的曹操年轻的时候就死皮赖脸地往这个圈子里蹭,被人骂了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反而兴奋地蹦蹦跳跳,名声大振 。
东汉末年,荆州襄阳一带是世族大家集中的地方 。统治荆州的是大军阀刘表 。刘表(公元142~208年)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 。世家子弟出身,从小就在圈子内被吹捧为“八友”之一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出任荆州刺史,治都襄阳 。刘表成功地取得了本地地主力量的支持,统治荆州长达十八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表病死 。曹军到襄阳,刘表子刘琮举州降 。
支持刘表的主要是荆州本地世族势力蒯家和蔡家 。蒯良、蒯越掌管荆州行政财政,蔡瑁控制荆州军队 。刘表还与蔡家联姻,巩固统治 。除了13这两大世族外,荆州还有庞家(庞德公:颇有名望的头面人物,经常品评人物;庞统:庞德公的侄子,名望显著),黄家(黄承彦:沔南名士),马家(兄弟五人,并有才名 。马良: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弟马谡以才干著称),习家(习祯:“有*,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 。各家相互联姻,如习祯将妹妹嫁给庞家子弟庞林为妻,蔡瑁迎娶黄承彦的姐姐为妻,结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 。对于流落荆州的中原世族子弟,因为现实利益分配的考虑,本地世族势力是排斥的 。刘表政权也点缀了少量外来势力,但都闲置不用 。诸葛亮就是多数失意的北方世族子弟之一 。
可是别忘了,关系是人创造出来的 。诸葛亮就是编织人际关系网络的高手 。
首先,诸葛亮交游的朋友都不是一般的书生或普通地主 。崔州平和徐元直是正传中提到的诸葛亮的好友 。裴松之引《魏略》补充道: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 。”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我们来一一分析诸葛亮的朋友群 。崔州平,博陵(今河北蠡县)人 。其父亲崔烈是汉朝末期的司徒与太尉,名士;其长兄崔均参与了关东诸侯征讨董卓运动 。崔烈因此被董卓关押在长安,死于董卓死后的诸将纷争 。崔州平当时算是在荆州避风头 。颍川石广元,名韬,后任太守、守典农校尉 。这官职相当于担任了一个地区行政司法长官后,兼任了本地区的后勤司令,佩少将军衔 。徐元直就是《三国演义》中大名鼎鼎的徐庶,后来在魏国做到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的官职很大,相当于中将军衔、兼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 。汝南孟公威,名建,也跑到后来的魏国担任了凉州刺史、镇东将军的官职,相当于甘肃、宁夏及陕西、青海一部分的最高长官,上将军衔 。(汉朝的“将军”很少,数以十计,并不是常设的,相当于日后的上将;中郎将、校尉就相当后来的中将、少将 。我们发现曹丕能以五官中郎将的官职继承曹操的职务,可见中郎将的分量 。)诸葛亮的朋友个个都非凡人 。
但诸葛亮比他们更牛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兄弟四个晚上卧谈的时候,诸葛亮不无鄙夷地说:“你们三个人以后当官,都可以做到省部级 。”事实还真让他猜中了 。其他三人问诸葛亮想达到什么官职的时候,诸葛亮就不谦虚了,笑而不答,意不在刺史郡守的层次 。第二,其他三个学习求精细掌握,而诸葛亮只看其大概,理清思路 。身逢乱世,清醒的头脑和宽阔的眼光显然比具体的知识重要 。三人中后来做官做得最大的孟公威可能觉得在荆州受排挤,没有出路,要回家乡谋发展 。诸葛亮认为年轻人遨游不限故土,要忍耐,求进取 。现实生活中,诸葛亮这样的人通常是朋友群的中心 。这就是诸葛亮日后成就比三人高的原因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