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诸葛亮毫无政治经验 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三 )


诸葛亮也与当时的名家宗师交往 。比如对庞德公,“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 。”至于进一步的交往,《后汉书》与《三国志》都没有更多的记载了 。
诸葛亮娶丑陋的黄脸婆黄氏是其发迹的关键 。
世族子弟和政治家的婚姻不应该只是普通的夫妻结合 。历史上的野心勃勃、雄心壮志的人都将婚姻作为斗争、发展的工具 。黄氏名硕 。人如其名,黄硕身体壮硕,头发泛黄,皮肤黝黑,脸上还有雀斑疙瘩等 。因此,到二十四五岁了依然无人问津 。现在二十四五岁的“恐龙”没有男朋友是非常正常的,好事者为其介绍男友可能还会被以“不想早恋”的理由拒绝 。但是战乱的汉末,二十四五都已经到了教子女识字背诵的年龄了 。
可是,黄硕不是小家碧玉 。她是赫赫大名的荆州黄家的女儿,父亲黄承彦 。黄家门第显赫,黄硕的情况就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 。于是,嫁给一个外来世族子弟不失为一个选择 。
诸葛亮不可能不了解这一当时荆州地主阶级中比较轰动的“小道”消息 。他不可能不嗅到其中的浓厚的利害关系 。作为失意、流离的世族子弟,诸葛亮极有可能通过“小道”传达出了对黄家小姐的“爱慕”之心 。
黄承彦那个高兴啊,自己家的丑女儿终于不愁嫁了 。诸葛家也算是有一定影响的贵族,诸葛亮知书达理,仪表堂堂,算得上是青年才俊 。黄家与诸葛家联姻并不算过 。于是,根据《三国志》集注和其他相关记载,黄承彦老头抢先到诸葛家探班了 。诸葛亮自然是欣然应允 。
诸葛亮迎娶了黄硕,之前他的几位姐姐都嫁给了荆州的大族 。叔父诸葛玄将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荆州蒯家的蒯祺,庞家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诸葛亮的二姐为妻 。诸葛亮成功地成为横跨南北世族系统的人物 。我们现在来看看诸葛亮的人际关系网: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大哥诸葛谨已经去东吴任官,正在提升中;沔南名士黄承彦是自己岳父;主掌行政的蒯家是大姐的婆家,掌握军权的蔡瑁是自己的妻舅;庞家是二姐的婆家 。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等牵连上了关系 。与诸葛家世交的刘表因为娶了蔡家的女儿,亲上加亲成了诸葛亮的表舅舅 。如此的社会关系网,随便炫耀一下都可能吓趴下一打“躬耕南阳的布衣” 。
诸葛亮结婚后,声望和地位飞速跃升 。先是喜欢品评人物,在荆州说话够分量的岳父首称孔明为“卧龙”,将另一位世家子庞统称为“凤雏” 。诸葛亮通过庞家又认识了庞德公的好友,学问和声望都很高的颍川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人称“水镜”,以善于识人著称,也收徒讲学 。司马徽的学生中知名的有向朗、尹默、李仁 。日后向朗数任太守、丞相长史、光禄勋、左将军;尹默担任劝学从事、太子仆射;李仁的儿子也是太子仆射、尚书令史 。诸葛亮与司马徽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可能也随后者学习过 。自然他又认识了一帮很牛的朋友 。现在该刘备出场了 。人们习惯认为是徐庶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 。其实,在诸葛亮度完蜜月后不久,将诸葛亮推荐给当时驻守新野、寻求世族支持的刘备的人是司马徽 。
襄阳记曰:刘备访世事於司马德操 。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
习家后人习凿齿在《襄阳耆老记》也说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的是司马徽 。他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求见只有26岁、名不见经传的“一介布衣”——诸葛亮 。聪明的读者就不难看出,为什么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了 。当然了,“安天下”说得夸张了点 。但是将诸葛亮延揽入阵营,在荆州肯定是能吃得开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