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为孙中山写挽联享有“众挽联之冠”之誉( 二 )
1912年至1914年 , 徐树铮先后任中华民国军学司司长、军马司司长、将军府事务厅长等职 。1914 年5月 , 徐树铮任中华民国陆军部次长 , 年仅34 岁 , 为次长中最年轻者 。袁世凯称帝时 , 徐树铮因其劝段祺瑞抵制 , 遭袁世凯罢免官职 , 于是赋闲在家静观其变 。
1916年 , 因称帝而众叛亲离的袁世凯死后 ,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 段祺瑞为国务院总理 , 徐树铮复任陆军次长兼国务院秘书长 。在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府院之争中 , 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 , 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 , 作为其铁杆的徐树铮也被黎元洪革职 。1917年 , 徐树铮协助段祺瑞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的“张勋复辟”事件 。事后又策划了讨伐张勋的“讨逆军”行动 , 讨逆成功后 , 徐树铮又任陆军总次长 , 再次回到了权力的舞台 。段祺瑞当时被推崇为“三造共和”的英雄 。殊不知在这其中 , 件件事都少不了徐树铮的谋划和参与 。
冯国璋任总统后 , 与国务总理段祺瑞 , 在西南军阀及广东护法军政府的政策上 , 产生了矛盾 。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 , 借此扩充皖系势力;冯国璋主张“和平混一” , 借此讨好西南军阀 , 保护直系的利益 。于是 , 又出现了第二次府院之争 。徐树铮也主张武力统一中国 , 坚定地站在段祺瑞这一边 。
第二次府院之争中 , 段祺瑞被迫辞职 。冯国璋下令准免 , 先以外交总长汪大燮代理国务过理 , 后又请出王士珍署理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徐树铮幕后策划督军团对冯国璋施加压力 , 策动张作霖入关抢夺军火 , 迫使冯国璋再度启用段祺瑞组阁 。
于是段祺瑞复任总理兼陆军总长 , 徐树铮任陆军次长兼西北筹边使 , 升为上将 。在冯段之争中 , 徐树铮为段祺瑞穿梭奔波 , 他一方面假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 , 向日借得巨款 , 编“参战军” , 为段扩兵争雄;一方面组织“安福俱乐部” , 包办选举 , 成立安福国会 , 以巩固段祺瑞之政权 , 为段祺瑞的执政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树铮当时是段祺瑞手下的第一红人 , 是其最信赖的智囊和得力助手 , 段祺瑞也对徐树铮百般袒护和支持 , 使其在民国前期的政坛上呼风唤雨 , 气焰张天 。
1918年6月15日 , 徐树铮在天津暗杀冯玉祥的恩师兼老长官陆建章 。关于杀陆建章的原因 , 从徐树铮向政府的报告中可看出一些端倪:“迭据本军各将领先后面陈:屡有自称陆将军名建章者 , 诡秘勾结 , 出言煽惑等情 。历经树铮剀切指示 , 勿为所动 。昨前两日 , 该员又复面访本军驻津司令部各处人员 , 肆意簧鼓 , 摇惑军心 。……树铮窃念该员勾煽军队 , 联结土匪 , 扰害鲁皖陕豫诸省秩序 , 久有所闻 , 今竟公然大言 , 颠倒播弄 , 宁倾覆国家而不悟 , 殊属军中蟊贼 , 不早清除 , 必贻后戚 。当令就地枪决 , 冀为国家去一害群之马 , 免滋隐患 。除将该员尸身验明棺殓 , 妥予掩埋 , 听候该家属领葬外 , 谨此陈报 , 请予褫夺该员军职 , 用昭法典 。”
徐树铮(左二)在南通的合影
他万没想到 , 此举为自己日后遭遇不测埋下了祸根 。
1919年 , 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 。同年10月 , 率兵进入外蒙古 , 迫使外蒙古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 , 回归中国 。
英雄本是诗人 , 边功催生诗情 。收复外蒙后 , 徐树铮在库仑写下的一首《念奴娇·笳》以表心迹 , 诗云:“砉然长啸带边气 , 孤奏荒茫无拍 。坐起徘徊 , 声过处 , 愁数南冠晨夕 。夜月吹寒 , 疏风破晓 , 断梦休重觅 。雄鸡遥动此时天下将白 。遥想中夜哀歌 , 唾壶敲缺 , 剩怨填胸臆 。空外流音 , 才睡浓 , 胡遽乌乌惊逼 。商妇琵琶 , 阳陶觱篥 , 万感真横集 。琱戈推枕 , 问君今日何日?”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风尘才女寇白门为何不惜与出轨情人玉石俱焚?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浑身是胆赵子龙 为何被老婆用绣花针扎死了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 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