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10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雨水,未来的地球上会发生什么?( 二 )



尽管降水可能会变得更加“任性” ,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淡水和地表径流总量会突然大规模减少 。 现在不妨来想一想 , 如果地球所有地方的降水都停止了会怎么样?而且这个期限还不是一年两年 , 而是一百年 , 那么我们在未来会面临怎样的一个世界?
有人可能会觉得 , 只是没有雨水了而已 , 地球上本来还有大量的淡水和海水 , 足够我们撑过这一百年的 。 但遗憾的是 , 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 , 都没有办法支撑过这漫长的一百年 , 甚至连十分之一的时间都无法顺利渡过 。

如果失去了雨水会怎么样?
在失去了降水之后 , 地球上最先感受到“痛苦”和“生存危机”的必然是众多植物 。 植物重要靠水分和光合作用维持生命 , 而且也不像是动物那样可以自己去寻找水源 , 只能够在原地默默承受干旱 。
如果当地没有足够的地下水 , 那么这些植物很有可能在几周之内就完全枯死 。 好在人类种植的植物有人工灌溉 , 所以能够撑过最初的这段时间 。 但是在人类控制范围内的动植物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 因为这意味着整个食物链的逐渐断裂 。

表面上来看 , 没有雨水或许不会马上影响到那些食物链上层的食肉动物 , 但实际上植物的逐渐消亡会让食草动物失去食物 , 最终全体灭绝 , 而这些以食草动物为食的捕食者自然也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基本 。
最终 , 食肉动物只能够自相残杀 , 但这样做的结果很明显 , 食肉动物的总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 最终完全消失 , 地球上的野生生物会消失一大半 , 这并不亚于地球上前几次“生物大灭绝”带来的后果 , 甚至更加严重 。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 , 既然陆地上的动物无法承受 , 那海里的生物总不会受到影响了吧?

不幸的是 , 海洋并不能够免于这场灾难 。 海洋之所以能够保持水量和盐度的平衡 , 是因为每年的降水、径流和蒸发量都相对固定 , 这也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部分 。
如果失去了降水这一关键环节 , 海水只蒸发而不补充 , 那么海水将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咸 , 最后让海中的生物也失去生长的环境 , 陷入另一片“死寂” 。 尤其是海藻的大量消失 , 会给地球带来另一个危机——氧气的危机 , 这和我们人类也息息相关 。

人类会变得怎样?
说完了其他动植物的遭遇之后 , 我们来看看人类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吧 。 地球上不仅有水循环 , 还有大气成分的循环 , 也就是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 。 每天植物将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然后再通过光照 , 在自己体内转化成氧气析出 。
而人类等动物则是通过呼吸吸收氧气供给全身 , 再呼出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 尽管空气中大部分气体并非这两种 , 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是生命存在的关键 。 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停止 , 地球的总氧气含量大约只能够继续支撑两千年左右 。

失去了降水 , 那么地表径流将会大幅减少 , 人类的用水将不得不依赖于海水淡化和冰川 。 但一切都是环环相扣 , 植物的消失会让地表温度迅速上升 , 地球的整体气温再一次升高 , 那些即使是还有人类灌溉的植物也无法继续生存 , 我们将会失去大量的粮食和蔬菜 。
如果人类社会想要继续维持运转 , 那么就不得不加速使用资源 , 这又会让地球的温度持续升高 , 我们会失去冰川 , 而融化的冰川水将会流入海洋并更快地蒸发 , 地球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颗完全不能够让生物继续存在的“火球” 。 那么 , 是不是人类就真的没有办法继续将文明延续下去了?一些人提出了另一种办法 。

人类可能的对策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 , 远离太阳的旅程让我们的地球表面变成了没有生机的冰封世界 , 但人类并没有因此灭绝 , 而是转入了地下生存 , 用地下水生活 , 并且在地下进行人工食物的培养 , 建起了一个个“地下城” 。
不光是面对低温可以这样 , 当我们遇到干旱的时候也可以这样 。 虽然地表水变得量少而且难以利用 , 但是地表之下还有大量的地下水 , 也不会承受太阳的直射 , 而取暖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地热解决 , 只不过就无法用陆地上的水能等方式发电了 。

但这样也并不是长久之计 , 我们能够种植的植物显然不可能达到现在地表的水平 , 而氧气的减少我们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 地下空间也不可能像地表一样广阔宜居 , 只有少量人类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存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