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称皇帝唐宣宗不懂诗被贬

唐会昌三年(843)他被朝廷升为普州司户参军,未受命身先卒,葬于四川
安岳县城南郊的安泉山半山腰,有一座墓冢,至今近1200年 。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被称为“诗奴”的唐代苦吟诗人贾岛的墓葬 。
贾岛(公元779-843),字浪仙,亦作阆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 。有《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首 。
贾岛的诗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 。“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称皇帝唐宣宗不懂诗被贬】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为僧入俗皆难 把自己比成牛羊不如
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平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 。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 。31岁前曾十余年赴考均“连败文场”名落孙山 。有一次竟因“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不仅被黜落,而且还被扣上“举场十恶”的帽子 。
关于贾岛出家的时间,资料没有任何记载 。《唐才子传》谓岛:“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 。”从史料记载中得知,长年的科场失意加上生活的重压,贾岛无奈之下栖身佛门为僧,取法号无本 。无本者,即无根无蒂、空虚寂灭之谓也 。看来他要一辈子念佛了 。
贾岛有个堂弟叫无可,当时两人一道出家 。无可,在中国文学史上声名不显,但其在我国的晚唐时期也是一位颇有诗名的僧人,被称誉为“诗僧” 。
因带着一肚皮牢骚出家,虽身在佛门,贾岛却无法忘却尘世的烦恼 。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 。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在洛阳为僧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 。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 。佛国无边,何处不可修心养性?然而他却觉得自由受缚,不能忍受 。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
不与常人往来 作诗苦吟闯出“推敲”
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苏轼(《祭柳子玉文》),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 。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他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诗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二句三年得”自然是夸张说法,但他吟诗常常煞费苦心却真有其事,并因此惹出两次交通事故 。
一日骑驴过街,没注意行人 。当时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便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之句 。寻思上联,忽以“秋风吹渭水”作对,喜不自胜,结果撞上京兆尹刘栖楚车驾,被拘一夜 。后人认为这个故事真伪不可考,贾岛诗集里有《寄刘栖楚》诗,中有“友生去更远,来书绝如焚”之句 。由此看来,贾岛与刘栖楚应该是朋友,刘栖楚似无理由把朋友抓来关一夜之理,可惜典籍中对此并无记载 。
之后,贾岛又冲撞了另一位京兆尹的车驾,而且还和这位高官成了朋友,这人就是韩愈 。一天,贾岛又骑驴去拜访朋友李凝,路上得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是又觉得“推”字不如“敲”字好,于是在驴背上反复琢磨,并以手作推敲之状,结果误入了韩愈的车驾之内 。卫士把贾岛押到韩愈面前,贾岛禀明原因,爱惜人才的韩愈不但不怪罪,反而跟贾岛一起“推敲”,并建议说,“敲”比“推”好 。之后将贾岛带回府邸,谈诗论道,结为布衣之交 。贾岛正式成为韩愈的门徒,也成为韩孟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
敢说宣宗不懂诗 被贬到四川蓬溪任主簿
韩愈对贾岛的才华十分欣赏,曾写诗说:“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把贾岛看作是上天派来,顶替刚去世的著名诗人孟郊位置的诗人,褒赏有加 。靠着韩愈的赏识和推荐,贾岛终于考上了进士 。
贾岛时刻想推销自己,从“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诗中可以看出 。然而,他出身微贱,朝中无亲故,缺乏外援 。他认为自己没有出路,是因受到公卿的压抑所致 。他从裴度庭院经过,吟道:“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裴度平定叛乱有功,封晋国公,聚敛甚多,长安有高第 。贾岛一见,火从内发,故作诗嘲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