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药性歌诀口诀
【药性歌诀】竹叶味甘,退热安眠,化痰定喘,止渴消烦 。
【评注】竹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除烦、清利小便的作用,能导心肺之火下行而从小便出 。常用治温热病发热、口渴、心烦、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但药力较薄弱,一般仅作为辅助药物使用 。竹叶为禾本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淡竹的叶 。味甘、辛、淡,性寒 。归心、胃、小肠经 。功能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本品甘辛性寒,人胃经,能清泄气分实热,并有一定的解热作用,故宜于治疗温热病邪入于气分的高热、汗出、烦渴等 。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可使心与小肠之热从小便排出,故可用治心火亢盛之心胸烦热、舌尖红赤、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小肠的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等 。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氨基酸、涩味质、酚性成分等 。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
【应用】
【竹叶药性歌诀口诀】1.热病烦渴本品长于清心泻火以除烦,并能清胃生津以止渴,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常配石膏、知母、玄参等同用,如清瘟败毒饮;用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之证,常配人参、麦冬等同用,如竹叶石膏汤;用治外感风热,烦热口渴,常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同用,如银翘散 。
2.口疮尿赤本品上能清心火,下能利小便,用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或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常配木通、生地黄等同用,如导赤散 。
【用法用量】煎服,6~15g,鲜品15~30g 。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者应忌用 。
附:竹叶卷心
竹叶卷心为禾本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淡竹卷而未放的幼叶 。性味、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同竹叶 。其清泻心火作用更强,多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神昏谵语之证,常配玄参、莲子心、连翘心等同用,如清宫汤 。
推荐阅读
- 鬼针草的药性是什么?
- 玛咖有什么药性
- 保赤丹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 八珍糕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 肥儿丸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 抱龙丸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 吃中药五种食物不能吃 会消减药性!
- 回春丹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 软脚散远行健足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 骨灰固齿散固齿方歌趣记歌诀与方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