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抠搜的一个皇帝 打仗要花钱便急忙向洋鬼投降
清朝的政治特点非常值得一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给予了皇帝无上的责任与权威 。无论是汉唐的外戚、宦官干政,还是明朝的内阁、内监斗争,全在清制度下无以发展 。当然这也有不好的地方,国家命运全系在皇帝身上,明君还好,一旦出现昏君就不可收拾 。可奇特的是,三百来年的清朝没有出现昏君、暴君,但也基于这种原因,庸君的破坏力被无限放大 。
道光,庸君一枚,且看他如何庸怠天下 。
一、附庸风雅我爱书法
当皇子的时候,谁都想当皇帝;可当了皇帝,未必不会后悔 。道光羡慕自己老爹的风光无限,等真正坐上龙椅时发现一朝天子的工作是真忙啊,忙的自己有时竟应付不来 。
作为新君,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是必须做的,但堆积如山的奏折几乎把皇帝埋了,道光一阵阵头大,每天忙到深夜也看不完 。被逼急的他拿着朱笔在奏折旁边画圈,也不批复,最多就写个“知道了 。”
这下大臣们慌了,皇帝的行为完全没脉络可循,大家想破脑袋揣测,慢慢发现红颜色的圈圈都是在写得不好的字附近 。众所周知,道光的书法在清朝皇帝里是数一数二的 。于是乎大臣们开始着重练字,实在写不好的就招写字好的幕僚 。
这样皇帝其实并没有认真看多少奏折,光顾扣卷面分了,不少治国良策就这样白白耽误 。那一个个红圈圈保持了深不可测的威严,唯一的好处就是大臣们的奏折都写成了艺术品 。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二、庸君选庸太子
咸丰帝作为四皇子出生之前,他的二哥、三哥早夭,仅剩大哥奕纬这一颗独苗 。本来太子位是皇长子的,可这哥们结婚八年也没生出个带把的,一度让皇阿玛非常不满 。不仅如此,他又懒又笨还爱惹是生非 。有次把道光逼急了,忍不住教训了一下 。
原本当爹的打骂几下也是人之常情,可道光上来就是一脚,正中儿子的下体命门!奕纬就在父亲的大力金刚脚下一命呜呼了 。
大哥挂掉,下面的弟弟们就有机会 。储君的位置由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竞争 。从历史发展的走势来看,奕訢的能力要甩咸丰帝半个城,可为什么最后的天下权柄会交到奕詝这庸才手中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年,道光领着皇子们外出打猎,实际是考察孩子们的骑射 。奕詝的好命在于有个老谋深算的老师,知道自己武艺上不如奕訢,索性一箭也不发 。
皇帝看到老四两手空空非常生气,冷冰冰地问道:“为何你一无所获?”,
奕詝答曰:“春天正是万物繁衍的时节,我不忍杀之 。”
皇帝被儿子的话震慑住了,这也太仁义了吧!不禁惊呼:“此真帝者之言 。”
这个故事看着眼熟不?没错,曹丕的继承人也是这么上位的,可曹魏是什么结局有目共睹 。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之词,也可以说是道听途说 。不过,道光驾崩之前对继承人的选择还是比较犹豫 。他将老四老六叫到病榻前进行最后一轮面试,面对皇阿玛抛出的一个个治国问题,聪慧的奕訢对答如流,完全具备太子的实力 。
而奕詝凶残的老师再度发威,教授了绝地反杀的招数——哭!四皇子什么也不说(其实他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哭 。皇帝一看,我都快病死了,老六的思路还是如此清晰,根本没拿我当回事;可老四就悲伤到失态,真有人情味,是大孝子啊 。再想到那场围猎,接班人就定“仁君”奕詝了 。
事实证明,这只是帝王以庸君思维选择另一个庸君的故事 。本文为原创,未经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三、腐败的乞丐
可是说起道光,就不得不提他俭朴的生活作风 。作皇子的时候,他每天叫太监从大街上买烧饼,夫妻二人就靠这个充饥省下王府开销 。当了皇帝,每到皇后生日,全宮上下都是一碗长寿面,也只有一碗长寿面而已 。
当时皮衣的里子要比外边多出一圈,叫做“出风”,有一次,道光发现自己袍子上的出风被老鼠啃坏了,便找内务府修理 。内务府的太监太贪婪,张口便要一千两银子(相当于现在30万人民币)的修理费 。
皇帝觉得太贵,干脆让皇后把出风剪掉 。这下引领了“时尚” 。得知此事的大臣们怕僭越,纷纷将自己完好的皮衣袖子剪下一圈 。
皇帝勤俭,衣服破了都是靠皇后打补丁,有心机的大臣为了恩宠,就在自己裤子上打补丁并故意露给皇帝看 。道光观之,龙心大悦,大赞 。
群臣纷纷将上好官服打出洞洞,然后用破布补上 。道光朝,一帮衣衫褴褛的“叫花子”来回出入紫禁城,成为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 。每次上朝,就像丐帮召开诸省集会一般 。有需求就要有市场,那时一件打满补丁的旧破官服比新服要贵出好几倍 。而衣衫破旧的背后却是谄媚迎上,哗众取宠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清朝服饰之 清代镶边短袄
- 清朝格格的一生 大多寿命不长而且没有后代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清朝唯一的一例太监干政 寇连才是什么样的下场
- 大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乱国现象?
- 清朝驸马太憋屈 公主不宣召不能同床
- 清朝姑娘出嫁为何要坐轿?与乾隆皇帝有何关系
- 一句话点评清朝十二位皇帝 句句经典
- 程德全:清朝史上敢卧轨拦截俄国火车的硬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