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遗址考古发掘 4000年前先民建房充满智慧
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家河文化时期 , 气候比现在更为温暖湿润 , 雨水更多 , 洪涝灾害频繁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 , 当时人们是如何选择居住地、建造房屋的呢?“唐林遗址的发掘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今天 ,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王良智告诉采访人员说 。
今年4月至8月底 , 考古专家对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的唐林遗址开展考古发掘 , 发现了房屋建筑基址2处 。通过对建筑基址的分析 , 考古工作者依稀看到了4000年前先民建房的经过 。
唐林遗址地处洞庭湖西岸 , 海拔28米 。据当地百姓介绍 , 遗址所在地原为一处岗地 , 高出现在地表约5米 , 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开展农场建设时才被推平 。“由此可见 , 先民们首先选择了本地地势较高岗地作为居住地 , 房屋基址建于遗址东北部 , 属遗址中地势最高的位置 。”王良智说 。
建造房屋之前 , 要先整平地表 , 堆筑房基 。王良智介绍 , 在建筑基址的黄色细砂土中 , 发现了较多的灰色砂质粘土 , 包含着红烧土块、红陶碎片 , 土质紧密 , 这样修建的地基坚固结实 。
“房基建好后可能还举行了祭祀活动 , 祈求神明或祖先保佑他们建造的房屋经久耐用 。”王良智说 , 用红烧土块祭祀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晚期遗址中常见 , 很可能和祈求建筑坚固长久的祭祀行为有关 。
地基建好之后 , 再在其上修建房屋 。可惜房基顶部破坏严重 , 仅残留少量柱洞 , 已不能完整复原当时的房屋建筑形式 。
【唐林遗址考古发掘 4000年前先民建房充满智慧】王良智说 , 这种建筑形式充分显示了先民的智慧 , 在与恶劣自然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先民们不断积累经验 , 发挥聪明才智 , 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遗迹 。
推荐阅读
- 考古新发现 武则天和诸葛亮竟是亲戚关系
- 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结果 活人殉葬或皆为女性
- 赤水河畔习水黄金湾遗址 陶器残片现东汉民居建筑
- 丁村人距今多少年?丁村人是遗址在何处被发现的
- 建章宫的考古发现 发掘出大量的汉代砖瓦
- 瓦屋山严道铜山考古 初战传捷 首获惊人发现
- 成都七中天府校区考古工地 发掘出上百座明代墓葬
- 滦县发现6000年前石雕人像丰富考古研究的新材料
- 阿房宫是项羽一把火烧的吗?阿房宫遗址在哪里
- 中国最新考古发现 还原兵马俑最初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