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民族资本企业兴衰:张作霖父子成其大股东( 二 )
【首家民族资本企业兴衰:张作霖父子成其大股东】张莲芬求“金”若渴的消息 , 引起了德国人的注意 。德国人欲通过其控制的胶济铁路公司 , 趁机入股银100万两 。精明的张莲芬看出了德国人的用心:如果他们控制了股金 , 将来就会借此控制整个公司 , 中国人不仅失去了话语权 , 还可能失去所有权 , 于是断然拒绝 。
入股免谈 , 借款可以 。1907年 , 中兴矿局与德商礼和、瑞记两洋行订立合同:“借款八十万马克(合银二十余万两) , 分五年还清 , 年息六厘 , 以原材料为抵押 , 不牵涉矿权和路权问题 。”由此 , 中方权益得以维护 。
拥有铁路的中兴煤矿如虎添翼
1908年 , 中兴矿局向德国购置钢轨、道岔、机车、车辆等设备 。9月正式开工 。这一年 , 津浦铁路同时开工 。
同年 , 中兴矿局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公司”) , 注销了原名称(“商办山东峄县华德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华德”字样 , 完全由华资经营 。
洋务运动时期 , 中国有三家代表性企业:开平煤矿(中英合资);江南制造(中德合资);中兴煤矿 。唯有中兴煤矿是纯民族资本 。
1912年2月 , 山东省第一条商办铁路——枣台铁路竣工通车 。同年12月 , 津浦铁路也全线通车 。可以说 , 枣台铁路几乎是紧跟津浦铁路的步伐 。这也是它与津浦铁路“联姻”的长远战略 。
枣台铁路全长41.5公里 , 设台儿庄、泥沟、峄县、枣庄四站 。这四个车站中 , 最有名的是台儿庄 。1938年台儿庄大捷后 , 总指挥李宗仁留下了一张十分珍贵照片 , 地点就是“台儿庄”站牌 。其次是峄县 。铁道游击队打票车的始发站就是峄县车站 。
在津浦铁路全线通车的前一年 , 1911年 , 中兴公司将枣台铁路向西北延伸 , 在临城(今薛城)与津浦铁路“牵手” , 是为临枣铁路 。该铁路1912年完工 , 依然与津浦铁路同步 。
1925年 , 陇海铁路建成 。中兴公司又有将枣台铁路向东南延伸 , 与陇海铁路“牵手”的打算 。1933年12月 , 垫款100万元 , 修建了台儿庄至苏北赵墩的铁路 , 是为台赵铁路 。1935年3月1日通车 。
临枣-枣台-台赵铁路 , 与津浦、陇海两大干线围成一个近似正三角形 , 大大提升了它的战略地位 , 无怪乎中日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烈争夺 。
因为有了铁路 , 枣庄成为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重镇 , 煤炭不仅销往大江南北 , 还通过远洋货轮 , 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诸国 。中兴公司不仅拥有铁路 , 还拥有20余艘6000吨级的大轮船 , 在长江南北有五大码头和上百个分销场(栈) 。无怪乎在旧中国三大煤矿——开滦煤矿(中英合资)、中兴煤矿(中资)、 抚顺煤矿(日资)中 , 中兴公司名列第二位 。
1931年 , 《中国矿业报告》如此评价:“能与外煤竞争者 , 唯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公司 。”在国民党财政部的一次报告中也曾有“能与列强投资企业相抗衡者唯有山东中兴公司”的断言 。
张学良参股中兴公司
鲜为人知的是 , 中兴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曾由两位总统任董事长的企业 。徐世昌1916年初在中兴公司担任董事会长 , 两年后任大总统 。黎元洪从大总统退位后加入中兴公司 , 以75万银元成为该公司最大的股东 。
1928年5月 , 蒋介石二次北伐跨过运河 , 逼近枣庄 。为扭转财政困局 , 让中兴公司认购100万元“二五库券” 。时隔不久 , 又让中兴公司承担100万元军饷 , 如逾期不交 , 就没收煤矿 。中兴公司因此背上沉重包袱 。董事长黎元洪备受打击 , 同年6月不幸去世 。
在中兴公司有名可考的2600多位股东中 , 有众多当时的军政要人、南北财团代表、实业界精英和大江南北的社会名流 。其中 , 晚清官员和北洋政府官员、前南京国民政府要员占相当大的比重 。
可见 , “官员参股”在那时就大行其道 。就连“辫帅”张勋当时也专门派人送去20万两白银入股 。
推荐阅读
- 韩国被强征劳工感谢宋慧乔不为“战犯企业”代言
- 中国企业为何自费研四代机 绕过俄罗斯陷阱
- 盘点 全球十大知名的军工企业!
- 一战成就军火企业 近半世界级公司军火起家
- 解密清末曾爆发五次金融危机民族资本家遭打击
- 民国奇女子:13岁被卖青楼 最终成著名女企业家!
- 隋文帝才是现代企业组织架构设立的老祖爷!
- 中国第一个涉足娱乐业的女企业家盛爱颐简介
- 洋务运动中的李鸿章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
- 朱元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个家族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