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变得越来越暗?科学家:不可低估其影响!会进入冰河时代吗?( 二 )


地球越变越暗的事实
地球变暗这件事情其实从很早就开始了 ,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 , 从事农业种植研究的一位专家名叫格里·斯坦希尔 , 在研究设计新型农业灌溉系统时 , 需要对太阳辐射进行监测 。 经过长时间的监测对比之后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 在约20年间 , 以色列地区的太阳辐射出现了大幅度减少的情况 , 总体减少了约22% 。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 , 美国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能量下降了10% , 前苏联地区的降幅则高达30% 。 就全球范围而言 , 太阳能每10年便降低1%到2% 。
这一现象也被称为“全球黯化” , 目前已经有不少科学家针对这一现象在进行研究 。 全球黯化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太阳光的入射量正呈现出逐渐减少的情况 , 至于减少程度全球各地各有不同 。 其中黯化程度最大的地区是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 比如在1990年时 , 科学家针对马尔代夫南北群岛的空气污染进行了统计分析 , 发现空气当中存在大量的污染微粒 , 使得太阳光的入射量减少了近10% 。

不过在2005年时 , 也有科学家发现变暗的趋势有所逆转 , 当然这个逆转并不是说地球整体 , 而是部分地区 , 像欧洲的亮度相较之前就亮了许多 , 科学家表示这可能与污染微粒的排放量有关 。 换言之 , 污染粒子越多 , 反照率就越低 , 一些地区的环保意识增强 , 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微粒变少 , 就能使得局部地区“变亮” 。
地球变暗的危害和原因
科学家认为导致地球变暗的原因应该是比较复杂的 , 因为我们前文提到了变暗的程度会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 , 在范围和时间上都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 目前推断出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大气层中的微粒和浮质增加 , 这些气溶胶粒子挤在大气当中 , 有些会直接将太阳光反射出去 , 有的则会吸收一半反射一半 , 但总体来说它们都使得太阳到达地面的光减少了 。

气溶胶粒子大致可分为两类 , 含硫的粒子会直接把太阳光反射出去 , 含有煤灰等物质的粒子则会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 。 不难看出 , 这两种污染粒子都是由工业污染排放产生的 , 它们也是导致地球反照率降低的罪魁祸首 。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与地球反照率息息相关 , 反照率降低 , 地球自然就变暗了 。 地表上各种地貌的反照率也有很大差异 , 比如水面的反照率在6%到8% , 草地的反照率则为10%到18% , 雪坡的反照率大于50% 。 因此 , 可以得知 , 冰面的反照率是最高的 , 但是随着全球变暖的态势不断加剧 , 冰川的融化速度迅速提升 , 在这种情况下反照率不断下降 。

地球变暗带来的危害就像最初的全球变暖一样 , 并未被人们注意到 。 但是科学家指出:大家绝不能低估地球变暗对未来的影响!虽然在目前 , 可能有局部地区出现了温室效应之下温度上升的影响与地球变暗的冷却相互抵消 , 但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将会带来更加恶劣的影响 。
比如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 对于大气的流动和降雨有着很大的影响 。 大家都知道降雨是水蒸气凝结在云层颗粒上 , 气溶胶岂不是刚好充当凝结核?但是凝结核过多就会导致水滴体积变小 , 体积过小可能还未落到地面就被蒸发了 , 所以气溶胶粒子过多会导致降雨变少 。 比如上世纪70年代南非的旱灾 , 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影响 。

并且科学家表示地球变暗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相对的 , 想简单提升一方影响从而抵消另一方的不利影响是不现实的 , 反照率的降低在未来可能反而会助长全球变暖的态势 。
冰河时代会到来吗?
不少人思及地球越变越暗 , 到达地表的辐射越来越少 , 不由得就想到了地球曾经经历过的冰河时代 , 那时也是因为能够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实在是太低了 , 整个地球迅速的进入了一场漫长的寒冬 。

而这几年的冬季气温持续走低 , 冬季的寒潮相较于前些年好像更加来势汹汹 。 现在地球变暗的证据又向我们证实了辐射量减少的事实 , 大家不禁担忧 , 人类会不会在“全球变暖热死之前”先被“地球变暗的冰河时代冻死”了?
不得不说 , 这一想法还是很有建设性的 , 但是显然我们都低估了全球变暖的能力 , 与地球变暗的速度相比 , 全球变暖的速度显然更快 。 如果大家打开浏览器 , 去搜索一下南北极的现状 , 一定会非常惊讶 , 尤其是在北极地区 , 不少地方竟然都长出了草 , 原来白茫茫的雪原 , 像是被“狗啃了一样” , 坑坑洼洼 , 不少草皮裸露在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