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拐卖“零容忍”,两小孩被“摆到了明面上”,舆论正在撕裂个体



对拐卖“零容忍”,两小孩被“摆到了明面上”,舆论正在撕裂个体


文章图片



对拐卖“零容忍”,两小孩被“摆到了明面上”,舆论正在撕裂个体


文章图片



对拐卖“零容忍”,两小孩被“摆到了明面上”,舆论正在撕裂个体


文章图片



他们只是找到了当初被拐卖的儿童 , 但还没有真正找回他们的孩子
随着《亲爱的》原型找到被拐14年的孩子 , 事情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我们不妨来捋一下媒体报道的思路:
首先 , 我们要了解到一个事实:孙海洋找到了儿子孙卓 , 符健涛和自己亲生母亲取得联系 , 并提供在孙海洋寻子上提供了关键性线索
这是两件事 , 但这两件事有所关联 , 但先亮明这两件事 , 不是为了说网友关注的一些零碎细节
媒体报道 , 现实借助电影《亲爱的》原型人物找到儿子 , 这一爆炸性新闻作为突破口 , 迅速吸引关注

此时的搜索词条是:《亲爱的》电影原型人物14年找回儿子
而后 , 随着而来的是搜索词条是:另一被拐孩子问生母能否谅解养父母
现在 , 搜索词条变成了:孙卓不希望养父母被判刑、符健涛和孙卓

电影截图
两个版本:
采访中 , 孙卓和符健涛对待各自的养父母态度有差异
媒体片面性的报道 , 使得两人的观点被淹没 , 被大众解读为两个版本:
事实1:孙卓和自己的养父母关系比较好 , 自己年幼被拐走 , 记忆模糊 , 所以对于养父母的情感比较深厚
孙卓更乐于同养父母一家住在一起
事实2:符健涛从小就记得自己被拐走 , 曾因为母亲小时候吓唬的一句“调皮 , 就把你卖掉” , 而误认为自己是被父母卖掉的
同养父母的关系比较差 , 随着年龄增长 , 自己一直寻找机会寻回自己的亲生父母
因为环境、记忆性等差异 , 两个孩子对养父母的态度不同
但是媒体在报道符健涛的时候 , 却用“另一被拐孩子问生母能否谅解养父母”为标题
在大众看到的第一眼 , 误认为符健涛对自己的养父母感情更好
这也引起了大众反感 , 认为媒体将两个人解读成了错版的“正反”两面

不要做对比:在上一篇文章中 , 我提到了“不要做对比”
但随着时间推移 , 媒体和大众讨论的角度 , 已经发生了偏移
也正是因为两个孩子对养父母的不同看法 , 媒体将这原本就存在的议题 , 彻底摆到了明面上
说实话 , 这个话题 , 以往都是单个案例出现 , 大家对拐卖儿童的养父母问题讨论
但现如今 , 近乎同时期的两个孩子两种态度 , 使得大众和媒体讲这个话题摆到了明面上
其实 , 大众对收养拐卖儿童的家庭 , 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
收养方和人贩子 , 同样不可原谅
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的理念深入人心
更重要是大众对拐卖儿童的深恶痛绝
所以 , 在这几年大众为了根治拐卖人口 , 全社会达成了这一共识
共识 , 原来往往是单个案例下的一句感慨
但现如今 , 两种态度的出现 , 使得这个话题被彻底摆到了台面上

有话题就有争论
而作为话题中的主角 , 尤其是出于舆论不利一方的孙卓
不少人对他进行了指责
但 , 我还是希望现在大家不要去苛责这个孩子
说到底 , 感情的复杂性 , 事件的突然性 , 爆炸式的信息和大众的强行安加于身的道德要求
压力 , 倍增
其实 , 法律的事情本身就是交由法律去解决
大众“零容忍”:大众 , 所关心的是社会道德层面的议题
从大众对孙卓采访的反应看得出 , 大众因为“痛觉拐卖” , 已经对人贩子和拐卖的收养方“零容忍”
在社会道德上 , 对收养方的态度也是越发强硬
事实上 , 我非常理解大众的“零容忍” , 因为一旦失去 , 通常就意味着一个甚至多个家庭悲剧
也正是因为有梅姨这类人猖狂犯案 , 大众的态度被逼到了“零容忍”的地步
总结就是:拐卖儿童 , 买卖应该同罪吗?

我从人文关怀上角度出发 , 大众和媒体尽可能抽离个人 , 淡化孙卓这个个体

孙卓的话 , 虽然不是大众心中的“理想型”
但可以看得出来 , 他是一个看中感情的人 , 也是一个坦率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