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放浪形骸的刘文典之后世间已无真狂人

【为何说放浪形骸的刘文典之后世间已无真狂人】邋遢 , 孤傲 , 放浪形骸 , 是典型狂人刘文典形象写照 , 世人能够记住他不仅是因为他博学、满腹经纶 , 更是因为他的“狂” , 他的狂亦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 如今不得不感慨“刘文典世间已无真狂人” 。
刘文典照片
刘文典好似魏晋风骨式的人物 , 可坐地扪虱 , 视万物于无物 。刘文典老先生的狂是发自内心的自信 , 和灵魂深处的文化积淀与底气 , 所以后人才称他为“民国的底气” 。
刘文典老先生20岁出头就到北大任教了 , 而且深得胡适先生欣赏 , 胡适先生是刘文典为数不多的良师益友 。在北大任教的刘文典正好赶上了北京大学整理古书古籍运动 , 刘文典作为古典文学的资深研究着 , 踊跃参加到活动当中 。先后校勘整理古籍《淮南子》、《庄子》、《说苑》、《大唐西域记》等 , 不得不说的是刘文典所做的《庄子补正》 , 煌煌十卷 , 极具灼见 , 奠定了其他在国学界独一无二的地位 。
他曾狂妄的说“古今真正懂《庄子》的 , 两个半人而已 。第一个是庄子本人 , 第二个就是我刘文典 , 其他研究《庄子》的人加起来一共半个!”;他深深的崇敬尊重陈恪寅 , 却毫不避讳的调侃嘲笑沈从文 , 说如果陈先生值40钱 , 他刘文典则值4钱 , 而沈从文只值得四分钱;他曾当众与蒋介石对骂对打 , 试问 , 民国之人有几人如他、历史又有几人如他?
刘文典活在完全自我的境界里 , 潇洒随行 , 无烟不欢 , 爱憎分明 , 至此不禁再叹 , 刘文典世间已无真狂人 。
刘文典为何看不起沈从文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 , 有传闻说刘文典与沈从文关系不和睦 , 其实沈、刘二人往来不多 , 应是相安无事 , 但刘文典喜欢针砭时弊 , 语言锋利 , 而沈从文性格腼腆、资历稍低一些 , 二人同在中文系任教 , 于是沈先生可能就成为了刘文典奚落的对象 。刘文典为何看不起沈从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件事情上面 。
刘文典塑像
一、教授事件
沈从文授课非常认真 ,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1943年 , 西南联大聘请沈从文为本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 月薪360元 。听闻此事的刘文典很生气:“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 , 他该拿400块钱 , 我该拿40块钱 , 朱自清该拿4块钱 , 可我不给沈从文4毛钱!他要是教授 , 那我是什么?”表达了心中的不满 。
二、跑警报事件
抗战初期 , 日本飞机经常轰炸昆明 , 昆明的防空力量较弱 , 每当飞机来袭 , 昆明就会拉响防空警报 , 警报一响起 , 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就都往郊外跑 , 这叫做“跑警报” 。有一次警报响起 , 刘文典与众人一起跑出校园 , 突然他想起陈寅恪还在后边 , 于是赶紧回头 , 找到视力不佳的陈寅恪 , 扶起他就向外跑 , 快跑到郊外时 , 刘文典看到沈从文也在人群里 , 便上前说道:“陈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 , 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 , 学生跑是为了保留下一代的希望 , 可是你什么用都没有 , 跑什么跑啊!”这可以看出刘文典为何看不起沈从文 。
通过这两件事情 , 便得知言语锋利的刘文典一定得罪了沈从文 , 但是这些故事都无足考证了 , 所以也不能妄言评论二人的关系 , 只有刘文典与沈从文先生的学术造诣是不可忽视的 。
刘文典瞧不起新文学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 动荡的年代总会出现各类奇才 。就如民国时期的文坛一样 , 民国是中西方文化、中国古典文化与新文化相碰撞的年代 , 那个年代迸现出了一个个文学怪才 , 其中比较耀眼的就是代表古典文学的典型代表—刘文典 。为什么说刘文典代表的是古典文学呢 , 因为刘文典瞧不起新文学 。
刘文典画像
说刘文典瞧不起新文学是有依据的 , 因为刘文典一直研究的就是古典文学 , 他曾口出狂言“古今真正懂《庄子》的 , 两个半人而已 。第一个是庄子本人 , 第二个就是我刘文典 , 其他研究《庄子》的人加起来一共半个!” , 虽说这句话似疯人疯语 , 但是就连陈恪寅教授都赞叹他对《庄子》的认识之深 。

推荐阅读